上海車展上,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的較量再度成為焦點。盡管新能源車型如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等品牌紛紛亮相,吸引了大量關注,但燃油車并未因此黯然失色。
車展前夕,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燃油車在未來仍會占據一定市場份額,預計至少保持在25%以上。這一觀點得到了不少車迷和潛在購車者的認同,他們對新款奧迪A5L、哈弗猛龍燃油版、坦克300柴油版等燃油車型充滿期待。
然而,從市場數據來看,燃油車在國內的形勢確實不容樂觀。據乘聯會統計,今年3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了54.1%,并且這一數據仍在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崛起,無疑給燃油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不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競爭日益激烈的同時,燃油車依然是許多傳統車企的銷量支柱。以吉利、長城、奇瑞為例,盡管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但燃油車在它們的總銷量中仍然占有較大比重。數據顯示,2024年,燃油車在吉利總銷量中占比為59.19%,在長城占比為73.9%,在奇瑞占比更是高達77.69%。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沖擊,部分車企選擇了跟進比亞迪的“放棄燃油車”計劃,但也有不少傳統頭部車企堅守燃油車陣地。它們認為,在燃油車領域,不僅沒有比亞迪這樣的供應鏈強敵,還能在部分細分市場繼續獲得用戶青睞。燃油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也非常可觀,這成為許多車企不愿放棄燃油車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政策主導也是國內車企不放棄燃油車的重要因素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曾強調,中國將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不忽視內燃機技術的進步。他指出,內燃機在重型運輸、工程機械以及軍事裝備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這一表態被業內人士視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方向的明確信號,也讓人們看到了燃油車發展的新機遇。
在全球化競爭格局下,燃油車并非“雞肋”。中國汽車正掀起一股出海熱潮,而燃油車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奇瑞、長城、吉利等車企將燃油車進一步布局到海外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以奇瑞為例,其2024年海外銷量達到了114.4萬輛,其中燃油車占比超過80%。這些車企認為,從全球視角來看,燃油車仍然是主力市場,因此它們在燃油車方面會持續投入。
當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業內也持積極態度。畢竟,新能源汽車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續航服務還在探索階段的情況下,燃油車的“穩定”能夠滿足更多人的多元化出行需求。因此,對于中國汽車發展而言,燃油車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上海車展上,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的較量仍在繼續。但無論結果如何,這兩種車型都將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對于車企而言,如何在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2504-0.html上海車展:燃油車與新能源車,誰主沉浮?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