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持續大火,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其屢次登上熱點,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投資者。近期,在“2022中國·金魚嘴元宇宙生態賦能大會”上,南京建鄴區金魚嘴基金街區宣布計劃出資1億元,支持元宇宙行業發展。與此同時,在會上還發布了國內首個官方元宇宙生態圈,該生態圈包括了元宇宙相關企業、產業基金、服務機構。
由概念到群起而至,地方政府也開始積極參與,元宇宙在當下各行各業當中正展現出活力。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1.2萬枚名稱中含“元宇宙”的商標申請,而這些申請多種多樣,包括許多品牌企業。
針對元宇宙,數字營銷市場編輯部也整理了相關方面的一些報告,希望這些報告能夠讓大家更多地認識元宇宙及其內核要點。元宇宙最終風歸何處?可能還需要時間給出最終的答案。
早期的元宇宙相關活動主要圍繞著品牌與游戲合作展開,為玩家提供一種自我表達、或參與喜愛內容的方式。作為回報,品牌可以獲得曝光、擴大受眾、得到新的收益機會。不過,也有一些企業級應用程序將游戲或游戲技術作為一個平臺。
在過去的十年中,游戲已經演化發展為一種集游玩、觀看和參與于一身的體驗。元宇宙將成為游戲的下一個階段,將非游戲體驗也整合其中,由技術、消費者與游戲的互動方式來共同驅動。這種演化發展使得游戲成為一種平臺,以便多個利益相關者在其核心產品之外創造和獲得價值。
游戲發行商正在通過這些非游戲的體驗方式推動人們接納這種全新的互動體驗,例如虛擬音樂會、虛擬時裝秀、IP聯動,以及媒體/產品聯名。非游戲體驗有著強大而廣泛的吸引力,因為虛擬音樂會和類似的活動也能吸引到非游戲玩家。
同時,玩家也會將游戲視為一個平臺,在此進行身份表達、舉辦社交活動,或者創造自己的游戲模式,從而形成類似于元宇宙的體驗。
元宇宙與游戲息息相關
元宇宙并不是特指某種單一的技術或應用,而是指一種基于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混合現實技術的3D空間、生態或環境。它不是脫離現實世界的異托邦,而是與現實世界的交互混同。
元宇宙技術的本質是“數字孿生”(Digital Twins)技術,即如何通過各種記錄型媒介生成一個現實世界的豐滿的數字版本(化身),并在兩者之間實現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
元宇宙概念在今天的提出是互聯網技術從Web1.0到Web2.0到Web3.0之后的自然延伸。其中包括兩次偉大的躍升,即從Web1.0躍升到Web2.0(Leap One),解決了互聯網從少數人寫多數人讀到多數人讀寫,和從Web2.0經過Web3.0躍升到元宇宙(Leap Two),將解決內容生產所有權保護問題以及從符號傳播到具身傳播的過渡。
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可分為核心層、技術層和環境層。核心層是元宇宙最基本最普及的應用場景,具有用戶覆蓋面廣、技術實現度高與生活最貼近的特點,滿足用戶基本的元宇宙生活需求;技術層是元宇宙的領先場景,具有技術創新性、概念引領性、話語斗爭性的特點,是大型企業與跨國公司角逐的關鍵領域,也是元宇宙的重要支撐;環境層是元宇宙發展的綜合應用場景,具有復合性、生態性特征,“元宇宙+”生態大量涌現,對用戶注意力的爭奪常態化。
元宇宙應用場景:核心層、技術層、環境層
我們應該對“元宇宙”的過度炒作保持謹慎。“元宇宙”概念緣于一部反烏托邦(dystopia)科幻小說,本身容易激發一種“它鼓勵人們逃離現實世界”的聯想,這在新冠疫情時代似乎能被人接受,但這對元宇宙在后疫情時代的發展并無好處。另外,新媒體產業投資常常受“熱詞經濟”的驅動和扭曲,因此要謹慎對待某些“元宇宙企業”的過高估估值。
XR(Extended Reality,簡稱XR)為元宇宙第一入口,但不是唯一入口。人的感官體驗不止有視覺與聽覺,還包括觸嗅味覺,甚至是意念等,所有能夠增強我們感官體驗的硬件都能成為入口。因此長期來看,元宇宙的硬件入口預計會非常多樣化,除XR之外,也有智能耳機、觸覺手套、體感服、腦機接口、隱形眼鏡、外骨骼等,所有這些硬件的共性是能增強用戶的沉浸感,帶來更維度的體驗、交互。終極來看,人腦協處理器/腦機接口將實現人與信息世界的直接交互,但目前腦機接口技術應用仍主要集中于醫療領域。
互聯網硬件載體的發展
元宇宙發展趨勢下,虛擬數字人將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虛擬數字人這一概念不是這兩年才有,也不是隨著元宇宙的概念出現而出現,而是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虛擬數字人并非依托元宇宙而產生,但2021年元宇宙的火爆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虛擬人熱潮。在元宇宙六大投資版圖中,我們特別強調了人工智能的作用,在于其將在元宇宙的建設中發揮重要的生產要素作用。未來的元宇宙世界中,將會是人類化身與人工智能體共存,我們認為現階段的虛擬數字人是人工智能體的初級形態。
虛擬數字人發展歷程
區塊鏈是元宇宙建設過程中最核心的技術之一,為元宇宙提供了一套經濟運行規則。基于區塊鏈而存在的NFT,其本質是虛擬資產的“證券化”——為虛擬數字資產提供了一套確權與流通機制,流動性的大幅提升將帶來價值重估、靈敏的價格反應機制。基于區塊鏈與NFT的經濟體系與生態是關鍵,長期來看,NFT必然會下沉為數字時間的基礎設施。
NFT七大交易平臺對比
人類文明的承載形勢來看:虛構一直是人類文明的底層沖動。元宇宙將真正改變我們與時空互動的方式,以虛實融合的方式深刻改變現有社會的組織與運作,從而催生線上線下一體的新型社會關系,從虛擬維度賦予實體經濟新的活力。
人類對于元宇宙的需求場景會真實存在。C端用戶以前所未有的沉浸方式體驗虛擬人生,形成虛實二維的新型生活方式,而游戲是元宇宙發展初期的主要C端形態和場景;B端應用方面,虛擬化推動制造業效率提升,如數字汽車工廠能大幅提高廠商在設計、生產、測試中的效率。
元宇宙發展前史(1986-2021)
當下大背景是疫情加速線上遷移,虛擬和現實逐漸深度融合。所謂不問來處,何知前路?不理解科技產生的歷史路徑與推動因素,就難以對科技未來發展做出前瞻和“模糊的正確”的判斷。我們嘗試探尋歷史上電力革命、移動互聯網革命這兩波重要浪潮的“發起-高潮-平穩”歷程,推斷出:人類通往虛擬世界的節奏仍然遵從技術成熟、商業可行、市場增量空間三個維度。按現在的底層技術、商業可行性,元宇宙革命的全面突破仍較為久遠。
實現元宇宙的核心框架包含:硬件、網絡層、計算力、虛擬平臺、協議和標準、支付方式、內容、服務和資產、消費者行為。元宇宙的技術架構并不復雜,但實現需要通信技術、計算架構、算法等技術共同配合,遵循木桶理論,長期以來停留在概念階段;隨著各領域的科技突破,元宇宙終將從概念走向現實。
元宇宙雛形發展成熟度雷達圖
早期商業可行性:VR、AR設備C端接受度高,降成本路徑被探明,元宇宙接入設備商業可行性即將驗證。商業可行性兩個核心要素:一、需求真實存在;二、產品的收入成本結構能帶來商業利益并支持迭代升級。
在供給驅動需求的高科技行業,兩個要素互為因果。1)需求側:facebook的oculus定價方案已出,消費者接受度高;蘋果入局有望創造爆款產品;2)供給側:短焦技術路徑及各自的降成本路徑已被探明;商業可行性已被產業基本驗證。
元宇宙發展展望
回望過去十幾年,智能手機的普及掀起了移動互聯網浪潮,全球移動用戶數激增,帶來了ToC互聯網成長和ToB產業數字化萌芽。展望未來,下一代智能終端和元宇宙可能將進一步拓展人類的數字化能力,帶來用戶在線時長的持續提升,驅動產業數字化的蓬勃發展,最終實現人類的數字化生存。
但當下,不可否認,元宇宙的一系列發展尚處于早期階段,各個層面仍在探索當中,距真正從概念到落地的現實還有一段距離。元宇宙未來究竟會向何處發展?又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方面的驚喜?或許只有時間才能夠帶給我們答案。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191-0.html元宇宙風歸何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音樂NFT平臺里的下一匹黑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