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產品劉
有媒體報道稱,近期淘寶天貓集團啟動了近年來最大的人力制度改革,涉及員工績效、層級體系等多個核心事項,目前已形成一個初步的“征求意見版”:
1、取消P序列,改為14-28級,對應原P4-P8,每三個層級對應一個P級;
2、原P8以上員工走組織任命的形式,不再有職級的晉升和降級,而根據業務規模和團隊規模來決定薪資和獎金;
3、14-28級員工工資和獎金不會只與層級掛勾,未來將實現層級和獎金的逐步分離;
4、績效分數將只保留三個層級:3.7、3.5、3.25,取消3.5+和3.5-,績效表現優秀者可能在一年內實現多個層級躍升;
淘天集團對此回應稱,“改革是一定的也是必需的,方案仍在調研階段。”
在分析改變帶來的影響之前,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阿里之前的職級體系:
P3及以下,低端職能崗以及外包,早些年是有校招P3的,現在沒了
P4=專員,應屆本科生,無對應管理崗,目前P4也很少了,阿里校招基本P5起了,只要水平高的。
P5=高級,應屆研究生,高水準應屆本科。社招高潛起點(阿里社招一般工作經驗2年,職級P6起,偶爾有一些高潛力低工作經驗的人也會要,給P5,社招P5往往很快會升P6),無對應管理崗。
P6開始,管理崗M序列出現。P6=M1
P6=資深,研究生1到2年工作經驗,或者優秀應屆研究生,應屆博士起點,或者本科3年工作經驗,干活主力。
P7=專家,研究生3到5年工作經驗,優秀研究生1年升P7的也有,但是是個案,本科5到7年工作經驗,干活主力。
P8=高級專家,研究生5年以上經驗,本科7年以上經驗,一線最高級別。
P6、P7是這個群體的人是最多的。P7到P8這個節點,在阿里內部算鬼門關,除非負責的業務作出突出貢獻,不然一輩子就是P7了。
簡單來說,就是層級變多了,層級變多了,意味著升遷更容易了,以前一個P級相當于改革后的三個層級,相當于樓梯高度沒變,但節數變多了,那么每跨一小步就容易了,員工升值容易,工作的積極性自然也就上來了。尤其是對于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來說,大家都有年齡的焦慮,各大媒體不斷渲染35三歲危機,如果大家工作一段時間,還看不到職級上的變化,積極性會大受打擊,自然跳槽的頻率就會變高,而層級變多以后,則會緩解這一狀況。
這種做法在華為、騰訊等大廠早就被采用,事實證明這套舉措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簡單的說績效、工資和職級不掛鉤了,不是你職級高,拿的報酬就一定多,如果你貢獻沒有其他職級的大,那就少拿,甚至不拿,別想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在公司確實有一批不懂得鉆營升官,但會埋頭干活的人,如果單純以職級來論金錢,那對于這些人不太公平。
還有一些人早年奮斗的勁頭還行,但升到較高的職級以后,自知再往上升可能性不大,于是開始摸魚,反正報酬和職級掛鉤,只要自己職級高就行了,現在績效、工資與職級分離以后,再想躺在功勞簿上躺平,不干活就比較難了。
這種情況也有利于公司的降本增效,激發員工的活力。
走組織認命是讓中高管理層用貢獻度來說話,有些人有能力,但不一定有貢獻度,也不一定能一直保持貢獻,所以,組織任命比固定職級更靈活,靈活的背后就是能者上、庸者下,必須時刻保持競爭性和貢獻度。
以前高P的人可能技術能力強,績效達標了,就升任高P,享受高P待遇?,F在需要能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給組織帶來貢獻,獲得組織信任,才能獲得組織信任。
不過一旦涉及到組織評定,也容易涉及腐敗,比如有些人善于鉆營,能搞定組織中的一些人,就能獲得高P待遇,這個可能是在實施中需要警惕的地方。
阿里的這次職級變革,總的來說,就是想降本增效,不論是精細化層級,還是績效、工資與職級的分離,以及P8 以上改組織認命,都是希望可以提升員工的積極性,解決人浮于事的問題,員工的競爭性上去了,也是一種降本增效的方式。
改革,一定會動某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不改革,只能等死。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1-188-0.html阿里大調整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東方甄選單飛:有些鳥注定是關不住的
下一篇: 年輕人的“職場羞恥感”,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