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人成為一種生意,我們更關心的是,他們如何賺到錢,以及這意味著什么?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10月31日萬圣節,有一位虛擬美妝博主在抖音橫空出世,發布第一個作品后的24小時內漲粉破百萬。
她就是“柳夜熙”,人設是會捉妖的虛擬美妝達人。截至發稿,其粉絲數達到864.1W,獲贊3673.3W,當初一戰成名的首發視頻點贊數累計360.6W。
時隔一年,漲粉700W算不上驚為天人,但其總計26個視頻內容能夠獲贊超3500W,日常視頻點贊數據仍然保持在數十到200W不等,足可見“柳夜熙”的粉絲粘性之高和內容市場之廣。
據微果醬觀察,“柳夜熙”目前的變現方式仍然以接廣告為主,比如和集度汽車、小鵬汽車合作的短劇視頻,還登上了時尚雜志《男人裝》的封面,不乏大牌合作。
作為數字人的“柳夜熙”,其身上擁有更接近元宇宙的特質,與新能源汽車的智能感是契合的。同時,“柳夜熙”的美妝達人定位,又讓她可以自然地融進時尚、美妝領域。不會塌房的虛擬偶像,顯然更討廣告主的歡心。
盡管大眾都知道了“柳夜熙”是數字人,但數字人究竟是什么,卻仍然會困惑不少人。
在前段時間的2022 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騰訊云智能專場上發布的《數字人產業發展趨勢報告(2023)》中,有如此定義:
就此而言,數字人本質上是計算機通過學習圖形學、動作捕捉、圖像渲染、Al等創造的,具有擬人外貌、行為、性格的虛擬人物,存在于數字空間。
數字人在我們生活中的存在感,或許遠比你想象的要強。
從廣義上來說,早至我們熟悉的某些動漫卡通,新至如今可以媲美真人的虛擬人物,都在數字人的范疇。而這正是數字人在技術維度的發展,從2D向3D發展,最終依靠技術的支持實現近乎擬真的人物,從而走進現實生活。
在過程中,數字人又同時經歷了功能維度的發展,這取決于人們對數字人扮演角色的需求。
在最開始,數字人只是作品的一部分,出現在動漫、電影等內容形式中。眾所周知,當內容積累到一定量,攢夠了一定的擁躉,就會形成相應的IP。于是,數字人也就成了內容IP的載體,通過仿真的言行舉止傳達文化內核。此時的數字人,更像是一個IP符號。
比如2007年誕生的日本虛擬歌姬初音未來。2010年3月,作為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的演唱會門票瞬間售罄,當晚有超3W名粉絲付費觀看了演唱會直播。
演唱會的第10分鐘,初音未來的3D虛擬人物出場引起全場歡呼。其通過2.5D半全息透明屏來播放3D影像,并調節為全透明舞臺只留下初音未來的成像,讓觀眾沉浸式體驗初音未來在眼前表演。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人開始扮演功能服務的角色,即是開始擁有智能交互能力,可以根據用戶的指令做出反應。
這個功能性不難理解,可以類比大家日常“調戲”的Siri、小度或者小愛同學,它們在識別你的關鍵詞之后就會做出相應的回答。而將這樣的交互能力加載到數字人身上,就是這個階段的數字人成像。
除了我們時不時會在各平臺上遇到的虛擬客服,我們在短視頻平臺上偶爾會刷到的虛擬博主也具有一定代表性。比如在抖音擁有477.8W粉絲的“默默醬”,上直播間能說會道,基本可以與大家順暢互動、帶貨,具備了主播的功能。
技術仍然在迭代,數字人來到了“虛擬分身”階段,意味著更廣大用戶的參與。VR的逐漸普及,讓曾經的科幻逐步變成現實。
比如,觀看線上演唱會的時候,過去隔著屏幕終究不太過癮,如果使用VR等設備,身臨其境并非遙不可及,相當于我們能夠擁有自己的虛擬分身,更加沉浸式地享受演唱會。
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數字人逐漸成為元宇宙的入口,拉近了普通用戶和元宇宙之間的距離,體驗感是其中關鍵。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柳夜熙”,雖然她目前仍然只是作為一個IP存在,但其畫風、內容、形象,都讓用戶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到元宇宙的存在。
而作為每一次變革的“鴨先知”,品牌們早已與時俱進,創造數字人、搭建元宇宙幾乎成為各家發言中的共同熱詞。
麥當勞和肯德基這對“冤家”,在數字人的布局上也較著勁。他們的數字人“開心姐姐”“桑德斯上校”,都來源于品牌文化。前者是門店品牌大使,后者是創始人和logo的化身。
它們都選擇拋去原本“叔叔”“爺爺”的設定,不約而同地變成青春小姐姐和腹肌男神。不同的是,麥當勞仍然走2D可愛畫風,肯德基則用技術合成了一位擬真人物。
同樣青睞2D的屈臣氏,在2019年推出首位AI品牌代言人“屈晨曦Wilson”,定位為“養成型偶像”。出道后,屈晨曦的身影遍布屈臣氏的線下門店和小程序等線上平臺,乖巧不塌房,還能俘獲二次元用戶的芳心,一石多鳥。
數碼品牌華碩的“天選姬”,擁有自己的視頻號、公眾號,新品推薦、評測一條龍搞定,同時唱跳全能,無縫接軌年輕人。
相比2D的數字人,3D數字人在近年引發關注的頻率更高,同時也更卷。
香港雀巢咖啡的虛擬代言人Zoe,以日本女歌手Anonymouz為原型,利用CG和動作捕捉技術制作而成,栩栩如生。
美妝界的代表則是新國貨品牌花西子,其推出的同名虛擬形象,是首個向全球展示中國妝容和東方美的超寫實數字人。
至此,我們不難看出,品牌們創造數字人基本都奔著年輕化去,目標當然是更能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群體。
而當前數字人的生成邏輯和特點也出奇一致。
先從搭建具體形象開始,或是對真人進行表情捕捉,或是純技術合成,最終形成一個擬人形象,即是數字人的外形塑造。隨后進行人設定位和文化填充,唱跳偶像幾乎是標配,其他的就看品牌營銷需要來定,品牌的風格大概率決定了數字人的性格。
有了皮和肉還不夠,數字人要融進社會還需要一層身份,無論是品牌的虛擬形象還是代言人,都發揮了這樣的作用。
可以說,數字人的發展代表了元宇宙底層技術的進程,也讓我們能夠隱隱瞧見元宇宙的雛形。
數字人成為新的“流量密碼”,并非空穴來風。
2021年5月,數字人“AYAYI”亮相小紅書,發布的第一篇筆記便收獲近300W閱讀量和10W點贊。隨后,定位時尚達人的AYAYI和井柏然一起登上雜志封面,和陳偉霆在時尚活動近距離合影,其音樂分約簽給了摩登天空,還解鎖了天貓超級品牌數字主理人、阿里巴巴首位數字人員工等身份。
目前,AYAYI的抖音粉絲數有7.9W,小紅書粉絲數有12.7W,內容以看展和穿搭為主。同時因為其數字人的身份,AYAYI更是成為了時尚元宇宙的極佳入口。
AYAYI的商務資源也相當可觀,既和廣汽本田雅閣汽車的夢幻聯動,也成為了Moody元宇宙概念彩瞳的“領航員”,還合作了紈素、自然堂等護膚品牌。
品牌選擇AYAYI的理由也不難猜測,形象年輕,概念新穎,簡直是品牌打進年輕人圈子的入場券。同時,數字人能夠突破真人局限,最大化契合品牌需求,讓品牌文化有更多元的拓展。比如詮釋元宇宙的時候,相比真人代言,數字人擁有與生俱來的優勢,讓消費者更容易理解品牌的營銷概念。
另一方面,數字人的應用還在于帶貨。
在過去的雙十一大促中已經有不少品牌用上了虛擬主播,以AI驅動,提前設置好程序,就可以24小時不下播,在深夜時段緩解真人主播的直播壓力。據“開菠蘿財經”報道,這些虛擬主播大多在晚上12點之后上線。
真人主播受限于身體,精力有限。但深夜看直播的消費者,再少也是品牌不希望失去的客戶,虛擬主播的出現恰好可以解決這一痛點。兢兢業業、不知疲倦的數字打工人,能夠真正實現全時段帶貨,或許就是最理想的“社畜”。
此外,數字人更是輔助搭建元宇宙的重要一環。
作為元宇宙的入口,數字人起到的是引領作用。
雖然元宇宙的風吹得極大,但是對于普通用戶而言,仍然同真正的宇宙一般遙不可及。而數字人則不同,2D動畫也好,3D擬真也罷,從小到大,隨處可見,理解門檻低了不少。
在普通用戶接觸數字人的過程中,必然會增進對元宇宙的理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摸到了元宇宙的門口。隨著技術發展,甚至能夠讓用戶擁有自己的虛擬分身,參與到元宇宙的玩法和建設中。
當認知和技術同步深化起來,元宇宙便能從概念落地到現實。
與此同時,數字人能夠為更豐富的內容形式加持,比如音樂、數字藏品等。
數字人能夠依靠技術實現大部分的設想,唱跳幾乎是當前大部分數字人的基本功。
比如,在12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首位簽約超寫實虛擬偶像鹿曉希LUCY官宣出道,被寄希望于在元宇宙與樂迷一起打造“Z世代音樂”。出道當天,近20家品牌參與支持,鹿曉希也迅速收到兩首新歌邀約,并將參演兩場國際品牌參與打造的演唱會,可謂不負眾望。
數字藏品等NFT形式也和數字人更配。
今年5.20,小紅書的虛擬偶像“川CHUAN”發售了“無香玫瑰”與“玫影瑰面”兩款數字藏品,購買者可以用運用AR拍攝浪漫大片,且支持在在買下的第一個小時轉贈他人作為禮物。目前,限量100份的“無香玫瑰”已顯示售罄。
不得不說,這位“川CHUAN”是懂元宇宙營銷的,AI單曲、數字頭像、虛擬空間,均有涉足。
此外,有一定技術基礎的數字人也更適合發展為數字分身,能夠讓元宇宙進一步落地呈現。
除了前文提及的參加線上演唱會,還可以在諸如淘寶的“未來城”“曼塔沃斯”,可口可樂與騰訊音樂虛擬世界平臺TMELAND合作推出的“可口可樂粉絲節元宇宙寵粉街區”,等元宇宙空間中沉浸式購物、逛街、娛樂。
那么,數字人已經完美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盡管如今的數字人已經進入了高度內卷階段,甚至成為進軍元宇宙的品牌標配,但仍然存在不少通病。
首當其沖便是空殼化嚴重。
數字人的本質是技術合成的擬真人物,需要后期填充內容,其可持續發展也建立在內容的生命力基礎上。如果空有人形,缺失了文化內核,數字人并不能夠收獲用戶的真正共鳴。所以,品牌仍然應該講好故事,賦予數字人源源不斷的內容活力。
其二是人設漂浮。
數字人本就虛擬,用戶的感知和認同更多來自其設定,這就決定了數字人的人設須得接地氣。所以,品牌在打造數字人時,應當讓其身份和品牌本身以及普通用戶的生活產生聯系。
其三是技術不足。
部分數字人的動作卡頓、表情僵硬,只有靜態圖能看,甚至在互動時出現穿模的尷尬,多半是技術不行,這也是元宇宙尚無法完全落地、大眾對數字人存在距離感的原因之一。
其四是應用仍有壁壘。
數字人的應用雖然廣泛,但市場教育還沒有完全,技術支持還沒有成熟,產業鏈還沒有形成閉環,數字人的應用停留在儲備內容的階段,主客觀條件的不足導致目前更像是B端的獨自狂歡。
綜上所述,數字人確實擁有廣泛的藍海,只是實際應用仍然需要深化。不過,品牌搶占布局先機獲得的紅利并不會騙人。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57-0.html一個視頻漲粉百萬,柳夜熙們能成為元宇宙的“船票”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元宇宙是投資中國的第五次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