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亦莊,自動駕駛技術正悄然改變著市民的出行方式。近日,記者親身體驗了這一高科技帶來的便捷。
通過一款專用的打車軟件,記者迅速約到了一輛自動駕駛乘用車。車輛到達后,只需在App上輕點解鎖,車門便自動打開。在北京亦莊,這樣的自動駕駛車輛已廣泛應用于多個場景,包括大興機場至亦莊的接駁服務。
在乘車過程中,記者注意到,即使遇到前方大車遮擋視線的情況,自動駕駛車輛也能通過周圍車輛的行駛狀態準確判斷紅綠燈情況,并安全通過。智能駕駛工程師羊成武解釋說,車輛配備了先進的感知設備,能夠實時獲取周圍環境信息,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車內還設有車輛安全監測平臺,實時監測駕駛狀態,確保行車安全。抵達目的地后,車輛會發出鳴笛示意,并提供右后方視角,提醒乘客注意車外路況,確保安全下車。
不僅乘用車,北京亦莊還在探索自動駕駛在環衛、巡邏等城市服務場景的應用,并計劃推廣至更多區域。同時,以自動駕駛小巴為載體,打造移動商務、移動零售等創新空間,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和生活體驗。
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技術同樣展現出巨大潛力。一輛具備無人駕駛功能的自動化卡車,最大運載量達49噸,搭載了多個感知設備,已通過了上百萬公里的測試里程,主要往返于京津塘高速公路進行貨物運輸。卡車智能駕駛產品總監肖平表示,目前主駕位仍配置了安全員,但車輛已具備360度感知能力,能夠準確判斷周圍車輛的距離、速度和意圖。
智能交通的發展不僅限于自動駕駛。在浙江某高速公路上,AI事件檢測系統成功發現了一起交通事故,并迅速將信息推送至管理中心,為施救人員爭取了寶貴時間。在湖北京港澳高速武漢西收費站,智慧收費機器人已取代傳統人工窗口,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在城市中,人工智能還助力路燈實現升級轉型。成都雙流區雙興大道的智慧燈桿不僅掛載了通信設備、激光雷達等,實現了實時路況分析,還與低空經濟緊密結合,化身一體化“無人機的停機坪”,實現了空、天、地通感一體化的協同管理。
在航空領域,人工智能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升級了AI新技術,旅客從值機到安檢再到登機,無需身份證和登機牌,直接刷臉即可通行。這一新模式不僅提升了通行效率,還實現了登機口“智慧尋人”,大大提高了航班運行效率。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1533-0.htmlAI賦能交通,自動駕駛與智能管理共繪未來出行新圖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