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D引擎開發商Unity宣布,將其在中國的業務獨立出來,成立合資公司“Unity中國”。這一舉動吸引了來自阿里巴巴、OPPO、抖音集團等多家互聯網企業,參與投資Unity拆分后獨立的中國公司,而熱捧之下的“Unity中國”投后估值也高達10億美元。
一個3D引擎的獨立融資事件,吸引著國內眾多大廠的目光,背后的緣由是這些大廠所涵蓋的電商、通信、游戲、社交、人工智能、短視頻等業務,都離不開3D引擎技術的助力。雖然在絕大部分時刻,人們幾乎感知不到3D引擎的重要性,因為他們離產品、離應用太遠了。但核心是,引擎又是必需的源動力。
而隨著元宇宙大熱,3D引擎更是成為大廠所重點關注的方向。如百度、華為、騰訊、字節等互聯網大廠紛紛投入了元宇宙賽道后,推出了希壤Lite 、QQ音樂“MUSICZONE”等產品,這些虛擬世界能夠完美運轉的核心動力,都來源于3D引擎,可以說,“3D引擎”是支撐起元宇宙產品能夠流暢運轉的核心系統,比如上述兩個元宇宙項目背后,就有國內最具代表性的3D引擎Cocos的身影。
一時之間,作為元宇宙的“核心”,“3D引擎”已然成為互聯網大廠們在元宇宙賽道上所爭搶的焦點。
用引擎釋放元宇宙之力
元宇宙的浪潮之下,沒有哪家互聯網大廠可以無動于衷,現已紛紛投入到元宇宙的賽道中。如字節收購VR廠商PICO,并基于PICO推出多個配套的軟件產品;百度則是推出國內的首款元宇宙社交產品“希壤”;QQ音樂作為流媒體平臺,也推出了虛擬音樂社交“MUSICZONE”,并登上熱搜。
而這些虛擬內容型產品能夠絲滑地展現其宏大的世界觀,離不開作為技術底座的3D引擎,甚至可以說3D引擎的技術能力決定了這些虛擬內容的最終呈現效果,如QQ音樂的“MUSICZONE”,就內置了Cocos引擎,保證了整個虛擬畫面在切換等方面的流暢度。
那么3D引擎到底是什么?通俗地說,3D引擎是構建實時3D內容的標準化工具。以當下爆火的虛擬偶像為例,3D引擎能夠完成從建模到人體仿生的一系列動作,我們可以在3D引擎中為該模型綁定骨骼,設置走路的姿勢、穿什么材質的衣服,在不同環境光照下的動態變化,人物與周圍物體交互的邏輯等等,具備創建一個完整世界的所有要素,這也是為什么3D引擎被稱為元宇宙基石的原因之一。
伴隨著元宇宙浪潮的洶涌而至,國內外3D引擎都迎來了快速發展。目前行業最通用的商業3D引擎共有三家,Unreal、Cocos、Unity,其中Cocos是唯一一家國產自主知識產權通用引擎,近兩年其功能和性能上都在不斷迭代升級,特別是在3D性能、渲染、工具方面發展很快。
Tech星球發現,Cocos就像是3D引擎業內的基建狂魔,一年半時間內發布了6個重要的版本。
2021年年初,Creator 3.0版本,將2D和3D兩套產品進行合并,開始引擎一體化建設;2021年5月,Creator 3.1正式發布,Cocos與華為海思團隊在引擎底層設施上展開的合作,成為國內首個“國產芯片+商業引擎”合作模式案例;2021年6月,Creator 3.2版本發布,Cocos與華為展開全面合作,成為全球首家支持 HarmonyOS的跨平臺圖形渲染引擎,且已正式支持HarmonyOS多設備協同。不久前,Cocos發布了3.6版本,官方稱其為3D圖像渲染領域的里程碑級更新。
新版本的頻繁推出,意味著行業需求也在快速更新。3D引擎必須通過更快更穩的版本迭代去加強自身實力,以保持競爭力。
實際上,在元宇宙產業興起之時,Cocos就希望成為這個領域基建的核心工具供應商之一。Cocos認為,“對于元宇宙,許多人都有著不同的定義,但其共識是,元宇宙的形態一定是3D、實時、可互動的,最適應這種形態內容的底層創作工具其實就是我們這樣的3D引擎,它能幫助元宇宙搭建所有的可視化內容。”
Tech星球了解到,Cocos與華為、百度、阿里、聲網等國內核心技術、平臺企業有著深入的合作。以百度為例,Cocos將幫助希壤Lite合作拓展更多展示平臺,即將推出一站式元宇宙內容開發解決方案“希壤Lite”,下半年還將發布無代碼的虛擬角色構建工具,能夠讓用戶快速獲得屬于自己的數字人形象。此外,Cocos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XR編輯器Cocos CreatorXR,且在數字孿生、工業4.0、車機領域都有布局。
運用新技術,不斷拓寬新的應用場景
事實上,Cocos在工具鏈上的一系列完善,都離不開其在元宇宙的布局。
元宇宙包含了沉浸感、虛擬化、互動性等關鍵詞,具象到領域就是虛擬人、開放世界游戲、跨端交互等賽道。而這些恰巧都是3D引擎擅長且一并兼具的能力。可以說,有關元宇宙組成部分的一切要素,如數字人、XR、數字孿生等等,首選的創作工具是3D引擎。
不過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引擎能力本身的強弱也限制了其在這些賽道的發揮,在這個以技術為王的3D引擎行業,一個引擎的技術水平往往決定了其在行業里的地位。據悉,在3年前,Cocos就曾在3D渲染能力方面備受質疑,這也是其這兩年集中發力3D圖形渲染的原因。
Cocos的新技術,也受到越來越多廠商的認可,在新業務布局中所采用。
今年5月,聲網發布的包含K歌、語聊、直播、互動游戲在內的元娛樂解決方案中,就整合了Cocos的3D場景搭建能力和數字人能力。其中,聲網的元語聊MetaChat的方案是通過3D引擎打造的元宇宙語聊房,用戶可以通過虛擬形象在咖啡廳、酒吧、營地等場景,進行聊天在內的很多互動。
同年6月,Cocos又在智能眼鏡Rokid平臺發布完全基于OpenXR標準的AR全新交互游戲《幽靈射手》,將小屏幕的手機游戲場景轉變成雙目視差3D渲染,讓用戶仿佛置身其中的戰場,給玩家的視覺帶來全新的突破和震撼力的展現。此外,Cocos還推出XR內容創作工具 Cocos CreatorXR,未來,開發者無需其它接口,可一鍵將游戲內容發布到Rokid等XR設備上。
另外,Cocos也在和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嘗試推動元宇宙和數字人技術的應用。教育領域 Cocos也有數字人方案和專用工具,服務于智慧課堂、職業教育。
在不久前發布的3.6版本中,Cocos又進一步提升了3D渲染、性能方面能力,更新了一批較為硬核的新渲染特性,如針對環境光的環境反射卷積(Reflection Convolution)、針對畫面陰影難題的級聯陰影(CSMundefined Cascaded Shadow Maps)、針對物體表面光照的各向異性光照(Anisotropic Lighting),以及粒子噪聲模塊(Noise Module)、動態模型(Dynamic Mesh)、表面著色器(Surface Shader)。
這一個個復雜的專業名詞,組成了一個更為真實、細膩的視覺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V3.6版本中,Cocos大量重寫了引擎底層代碼,不僅將原生層TS/JS代碼用C++重新實現了一遍,即實現了原生平臺C++內核,非原生平臺是TS/JS內核,深度優化不同平臺的運行效率,進一步提升跨平臺、輕量化、高效的原有優勢;同時,大幅度提升了服務于原生游戲的能力,也為后續3D內容的畫面提升打下基礎。
而這也使得Cocos的數字人或其他3D內容,可以流暢運行于算力較低的手機、智能手表、XR設備或車機等平臺上,在這次V3.6更新后,這些設備的畫面表現將在相仿算力消耗下得到一定的提升。
3D引擎商業化邁入新階段
無論是元宇宙或互聯網3.0,通往未來世界的車票都是引擎。正如芯片或半導體行業核心設計工具就是EDA,而國內軟件行業核心設計工具就是3D引擎。
作為國內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ocos也成為了焦點,同時伴隨著許多大廠等在游戲行業及元宇宙合作案例背書,這一國產3D引擎也因此逐漸從業內走向大眾視野中。
據了解,Cocos與字節跳動、華為、百度等多家大廠,有諸多的元宇宙和游戲賽道上的合作案例,一道元宇宙大門正在徐徐打開。
例如基于Cocos引擎的一站式元宇宙內容開發解決方案希壤Lite,為廣大開發者“開拓”元宇宙提供更為多元、便捷的開源模板,大幅拓寬元宇宙開發維度。
通過Cocos引擎的能力,希壤Lite能夠更輕量化地滿足用戶的分享與體驗,并且同時支持多平臺,進一步降低用戶使用門檻,打造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在游戲方面,Cocos Creator與字節跳動平臺進行合作后,以實驗性功能支持在字節小游戲中使用平臺提供的 PhysX 物理能力,優化物理運算性能。此外,華為也與Cocos進行游戲上的合作,Cocos Creator將支持一鍵將游戲打包為HarmonyOS應用,在配置HarmonyOS SDK與NDK路徑后,可在構建面板選擇HarmonyOS一鍵打包。
在海外游戲市場,Cocos與任天堂、育碧等大廠開展相關的業務合作。育碧最近上線的Ubisoft nano平臺,把各種經典IP如瘋兔、刺客信條等都做成了游戲,這些游戲都是基于Cocos開發;任天堂采用Cocos開發的手游《火焰紋章 英雄》,至今仍是任天堂自跨入手游市場以來收入最高的一款游戲,占任天堂所有手游總營收的一半左右。
不可否認,國內3D引擎與海外廠商存在一定的技術差。為了縮短技術差,Cocos將重心傾向在移動端與跨平臺等方面的投入,通過版本迭代提升在移動端的性能與畫面表現,未來還會推出包括XR編輯器、數字人編輯等一系列專屬內容編輯器,以降低開發者的創作門檻,與此同時也將繼續補足包括大型3D游戲在內的重度渲染能力,成為一個全棧或者是全平臺的數字內容創作工具。
3D引擎已經成為元宇宙、數字人,游戲等眾多行業所無法離開的核心產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更新,像Cocos這樣的3D引擎,勢必會加緊步伐,在更多的互聯網賽道中進行能力輸出,共創下一個互聯網風口。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460-0.html騰訊、阿里、字節為何都在爭搶元宇宙引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VR/AR爆發:敲開通往虛擬世界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