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壹柒
數字藏品行業,今天再掀波瀾。
國內最大的數字藏品平臺之一——騰訊幻核,今天發出聲明:基于公司聚焦核心戰略的考量,將做出業務調整,即日起停止數字藏品發行,用戶可自行選擇繼續持有數字藏品或發起退款申請。
可以說,騰訊對幻核的調整方案,充分尊重了用戶的數據歸屬權和選擇權,最大程度上對用戶做到了利益讓渡,讓人不得不說一聲“體面”。
幻核的克制
幻核有著相當不錯的開局,背靠知名大廠,一上線就收獲了大量市場關注。上線以來,幻核曾與多個知名IP聯合發布過數字藏品,包括人物對話節目《十三邀》、超人氣國漫《非人哉》、藝術名人張大千和齊白石等;聯名方則囊括了榮寶齋、沈陽故宮博物院等多家知名機構;諸多項目還涉及3D建模、AR玩法、數字孿生等技術,有著精美的制作品質。從不少數字藏品上線即被“秒光”這一現象來看,幻核在行業中頗具影響力。
盡管幻核保持克制的發展策略,但關鍵問題在于數字藏品終究是個新興領域,NFT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行業,伴隨著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
一方面,國內的數字藏品行業仍有代幣化的風險。盡管國內不少企業為了與國外NFT做出區分,選擇在聯盟鏈上發行數字藏品,但目前國內數字藏品平臺仍有不少采用公鏈。
另一方面,國家對虛擬貨幣的相關監管正在趨于嚴格。在國家頒布一系列整治虛擬貨幣挖礦、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政策后,今年4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表示要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從嚴防范非法金融活動風險。然而,國內仍有一定比例的數字藏品平臺開放了二級市場交易,并通過與流通性好的場外交易平臺掛鉤以實現流動性。這很可能衍生出不確定性較高的金融活動風險,整個數字藏品行業也將受到波及。
可見,無論是行業風險,還是監管風險,數字藏品的發展都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對于現階段“求穩第一”的騰訊來說,主動將風險性業務列入非戰略業務并堅決放棄,更務實、克制地聚焦自身核心業務,也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所作出的選擇。
當然,騰訊對幻核的調整,并不意味著騰訊不看好區塊鏈技術應用或元宇宙前景。據接近騰訊的人士透露,關于數字藏品和與之相關的技術應用,騰訊的重點雖然不再聚焦于To C業務,但仍會持續探索區塊鏈技術底層和To B層面應用。
騰訊為求穩而放棄幻核,是一次戰略選擇。有時選擇不做什么,更能折射其戰略考量。
而對于整個數字藏品行業來說,一個核心玩家的離場無疑會帶來一定打擊,甚至迎來大洗牌。洗去泡沫后,整個行業或將回歸理性,重新回到藝術價值和內涵的討論中去。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452-0.html幻核停售:體面退出背后,騰訊的戰略選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歌爾股份:先手果鏈,后手VR
下一篇: 時代趨勢:元宇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