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數字經濟與數據要素,有利于更準確理解和把握數字治理的基本規律,構建面向未來的健康的數字治理體系,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元宇宙的治理框架。
什么是數字經濟?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中提出,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1年4月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同比名義增長9.7%,數字經濟在逆勢中加速騰飛,有效支撐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我國正加快數字政府建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新時期數字政府建設改變了過去分散建設、單個部門建設模式,重點從組織扁平化、業務協同化、數據共享化改革入手,重塑組織架構、業務架構、技術架構,最終目標是建成線上線下融合的一體化服務型府。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提出,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科技保障體系,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提出加快推進信息化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政務數據有序共享和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執法。
我國也在深入開展數字社會建設?!皵底稚鐣痹谄浠炯軜嫼驼w運行上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在數字化轉換的前提下,依托互聯網絡,從最具有基礎性意義的技術保障和運作機制層面,解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必須要面對的 一系列基本問題,得益于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助推,建構起了活動平臺和通行路徑?!皵底稚鐣焙途W絡生活在運行狀態上,顯現出跨域連接與全時共在、行動自主與深入互動、 數據共享與資源整合、 智能操控與高效協作四個方面的本質特征。
數字產業正在成為新興產業。根據《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全省數字產業發展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市場主體培育等方式。一是重點推動集成電路、高端軟件、數字安防、網絡通信、智能計算、新型顯示、新型元器件及材料、網絡安全等產業發展;二是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各產業深度融合;三是培育區塊鏈、量子信息、柔性電子、虛擬現實等產業發展。
如何界定數據、信息與隱私?根據我國《數據安全法》的規定,數據是指以電子或其他方式對信息的記錄。根據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網絡安全法》的規定,信息是指包括個人信息在內的各種信息。其中,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 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 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數據化及其應用已經日益普遍。數據化即數據代表著對某一件事物的描述,通過記錄、分析、重組數據,實現業務判斷和業務決策。數據化最直觀的就是各種的報表和報告。通過將信息結構化、條理化,通過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和回溯,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數字經濟的發展使智能化已經成為趨勢。智能是指主體運用自身的知識體系,經對信息的處理,針對具體問題形成解決方案。智能化是指使對象具備靈敏準確的感知功能、正確的思維與判斷功能、自適應的學習功能、以及行之有效的執行功能而進行的工作。智能化是從人工、自動到自主的過程。
我國已經認識并積極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妒奈鍞底纸洕l展規劃》提出,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支持市場主體依法合規開展數據采集,聚焦數據的標注、清洗、脫敏、脫密、聚合、分析等環節,提升數據資源處理能力,培育壯大數據服務產業。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加快構建數據要素市場規則,培育市場主體、完善治理體系,促進數據要素市場流通。鼓勵市場主體探索數據資產定價機制,推動形成數據資產目錄,逐步完善 數據定價體系規范數據交易管理,培育規范的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建立健全數 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提升數據交易效率。嚴厲打擊數據黑市交易,營造安全有序的市場環境。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制。適應不同類型數據特點,以實際應用需求為導向,探索建立多樣化的數據開發利用機制。
對于什么是現代信息網絡,業界一直認識不一。我國《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云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能夠滿足人們數據應用需求的一切資源)協同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升級。穩步構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礎設施,提升基礎設施網絡化、 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水平。
在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中,數字化轉型成為時代發展趨勢。數字化可以理解為數據關鍵生產要素與產業結合。根據《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規定,本條例所稱產業數字化,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一般認為,數字化就是發揮數據的關鍵生產要素作用,利用數字技術創新產業商業模式,實現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數據是物理世界數字化世界的投影,是一切的基礎,而數字信息系統則是產生數據的過程和工具。數字化的特點是,生產、生活、商業活動的關鍵性行為在數字化世界中完成。
數字化轉型可以說包括了技術轉換、數據融合和業務重構三個關鍵。技術轉換即是從傳統信息技術承載的數字轉變成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承載的數字,實現技術應用的升級;數據融合即是從實體狀態的數字轉變成信息系統的數字、從物理形態的數字轉變成虛擬形態的數字,打通全方位、全過程、全領域的數據實時流動與共享,實現信息技術與業務管理的深度融合;業務重構即是基于全面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迭代和演進,實現對傳統業態下的設計、研發、生產、運營、管理、營銷和服務等進行變革與重構。
數字化轉型核心是打破“數據孤島”,還應當發揮政府及管理者的引導作用,比如把數據資產和各個職能掛鉤,以此提高數據交換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數據質量?!稊祿踩ā返谄邨l規定,國家保護個人、組織與數據有關的權益,鼓勵數據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促進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發展。《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規定,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對其合法處理數據形成的數據產品和服務享有法律、行政法規及本條例規定的財產權益。
那么什么是數字治理呢?《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第三十六條:治理數字化,是指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治理 機制、方式和手段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總體上而言,數字治理圍繞著三大問題而展開。一是數據逐漸成為決定性生產要素,由此產生的數據保護與數據流轉與利用問題,數據資產化與資產數據化問題。二是現代信息網絡成為主要載體,經濟網絡化、生態化特征日益明顯,由此產生網絡安全問題、網絡平臺生態化相關治理問題,包括區塊鏈基礎設施不斷成熟,由此產生基于網絡平臺網絡空間治理的自 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問題。三是經濟社會智能化趨勢明顯,在作為關鍵性生產要素的數據與業務結合的過程中,經濟社會智能化趨勢日益形成,由此產生智能算法推薦、智能合約處理、智能反應處置相關治理問題。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181-0.html數字經濟、數據要素與數字治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傳統互聯網與區塊鏈場景下數據權利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