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行業的廣闊天地里,一場深刻的轉型風暴正在醞釀。愛立信中國網絡產品方案總經理吳日平的一席話,道出了行業的迫切需求:“通信業已步入變革的關鍵節點。”
中國,作為全球通信市場的璀璨明珠,其市場規模之大、需求之旺盛,尤其在5G領域,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活力。5G獨立組網(5G SA)與5G Advanced的部署,不僅成熟穩健,更引領了全球通信技術的潮流。然而,光鮮背后,挑戰亦如影隨形。變現能力薄弱、用戶平均收入(ARPU)偏低,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枷鎖。眾多商業軟件未能充分挖掘數據增長帶來的潛在價值,市場潛力亟待釋放。
對比中美日三國市場,差異顯而易見。中國以14億用戶為基數,三大運營商通信營收約為19600億元;而美國,僅憑3.45億用戶,四大運營商的營收便超過了31000億元;日本市場,以1.25億用戶為基石,三大運營商同樣創造了超過13000億元的營收。盡管中國在通信基礎設施的覆蓋率和性能指標上遙遙領先,提供了性價比極高的網絡和服務,但“增量不增收”,乃至“增量減收”的困境,卻如陰云般籠罩在行業上空。
技術的浪潮洶涌澎湃,移動互聯網、云計算、AI等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通信行業。尤其是大模型驅動的技術變革,為通信行業帶來了重塑商業模式的曙光。AI在通信行業的落地,猶如雙刃劍,一方面推動網絡智能化,讓網絡的規劃、建設、管理更加高效智能;另一方面,也促使網絡更好地支撐未來的AI服務,如AI機器人、AR眼鏡等,對無線網絡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營收下滑的嚴峻形勢,愛立信全球網絡業務戰略負責人Hans Hammar指出,運營商必須摒棄傳統的一致性網絡連接策略,向平臺化的網絡連接服務轉型。針對不同應用和用戶需求,提供優化后的差異化連接,成為行業共識。愛立信認為,商業模式的變革,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運營理念的飛躍。新加坡電信推出的“5G+”新商業模式,便是將用戶按需求分層,提供差異化服務的生動例證。
愛立信致力于通過高性能可編程網絡,助力通信行業構建新商業模式。這一網絡不僅包含5G-A(5G Advanced)、意圖驅動網絡等先進技術,還融入了AI及自動化能力,使網絡更加智能、高效。Hans Hammar強調,高性能可編程網絡能夠為企業級用戶提供更具可預測性、更可靠的網絡連接,滿足關鍵業務型應用程序的需求。同時,在消費者領域,盡管面臨用戶付費意愿有限的挑戰,但愛立信仍希望通過提供更優質、差異化的網絡連接,提升用戶體驗。
吳日平進一步闡釋了高性能可編程網絡的優勢。他表示,這一網絡能夠簡單高效地將客戶需求轉化為可執行方案,實現業務快速部署上線,同時降低運營成本。愛立信在設計之初,便將人工智能及自動化融入網絡,使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客戶只需告知網絡需求,網絡便會自動生成執行方案,AI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愛立信還通過開放接口提供rApp、API,幫助外部能力實現意圖驅動的網絡。
差異化連接,不僅是為了增加運營商收入和產業價值,更是為了最大化終端用戶的價值。愛立信在可編程網絡中實現了一套完善的機制,保障高優先級用戶和業務在一定時間段內的資源優先權,同時將剩余資源分配給其他用戶,實現服務等級協議(SLA)的保障。這一機制,既追求了相對的平衡,又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
在中國市場,通信服務提供商的5G規模化商用場景仍有待拓展。愛立信指出,電信運營商無需等待技術完全成熟后再實現商業變現,而應推動商業模式與技術協同發展。以美國、新加坡、日本市場為例,眾多運營商已通過差異化網絡連接構建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基于SLA的優先響應方案、不同層級的差異化網絡服務以及新型移動資費套餐等,為行業樹立了典范。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3483-0.html5G時代通信行業何去何從?愛立信詳解轉型之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