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是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構成,能夠感受規定的檢測量(物理量、化學量、生物量等),并按照一定規律將檢測量轉化成可用的輸出信號的器件和裝置,進而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需求。
概念邊界定義
傳感器技術與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并稱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核心價值在于在信息處理過程中獲取或擬合出準確可靠的信息數據,為后續的數據處理奠定基礎。
傳感器核心價值
傳感器核心價值在于信息技術處理中“五感"信息獲取傳感器是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構成,能夠感受規定的檢測量(物理量、化學量、生物量等),并按照一定規律將檢測量轉化成可用的輸出信號的器件和裝置,進而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需求。
發展現狀與機遇
中國市場增速及發展前景極為可觀。但現階段中國傳感器產業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對海外高端傳感器及芯片依賴度高,未來在政策面、技術面、產業面均存在市場發展機遇。
傳感器為后端基礎建設的感知核心
個國家實現產業化生產元宇宙作為未來人類生活、工作的沉浸虛擬空間,需要融合區塊鏈、AR、5G、大數據、人工智能、3D引擎、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形成數字創造、數字資產、數字市場、數字貨幣、數字消費的新模式。在產業解構的邏輯下,物聯網是元宇宙構建的后端基礎,而正傳感器作為物聯網感知層的核心,為元宇宙感知物理世界萬物的信號和信息來源提供技術支撐。就現階段而言,全球從事傳感器研制、制造、開發的國家超過40余個,整體市場規模突破2,300億美元。
全球傳感器行業以美、德、日蘭國為主導
就全球的維度看,美國、德國、日本三國在傳感器領域的布局相對較早,通過長期的資本注入以及技術積累,在全球傳感器領域中占據領先地位。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美、日、德三國傳感器占全球市場的69%,可制造的傳感器品類超過20,000種。
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
相較于海外傳感器市場,中國市場增速及發展前景極為可觀。但現階段中國傳感器產業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對海外高端傳感器及芯片依賴度高,國產替代需求明顯。
增長機遇一:政策扶植
2021年中央十四五規劃強調聚焦高端芯片、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加快推進基礎理論、基礎算法、裝備材料等研發突破與迭代應用。北京、重慶、江西、江蘇等各省快速響應,未來有望優化各地傳感器產業鏈上下各細分領域的發展環境,助力中國傳感器產業鏈環節之間的協同高效發展。
增長機遇二:技術改進
短期的維度看,傳感器性能提升主要有四大技術途徑:
(1)差動技術:作為傳感器普遍應用的技術,其主要應用于顯著減小溫度變換、電源波動以及外界干擾對傳感器測量精度的影響,抵消共模誤差,縮減非線性誤差,同時助力傳感器整體靈敏度的提升。
(2)平均技術:平均技術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常見的統計學理論:若干個傳感單元在感受同一被測量時輸出的單元平均值時,當每個傳感單元帶來誤差形成分布與隨機誤差形成的正態分布相擬合或趨近擬合時,誤差總和最小化成立。
(3)補償與修正技術:該技術主要針對于傳感器自身特性及外界工作環境與條件,可利用硬件與軟件協同解決傳感器缺陷。
(4)屏蔽、隔離與干擾抑制:外界因素將很大程度的影響傳感器的測量精度,因此著力于減小或消除外界環境對傳感器造成的測量誤差是提升傳感器性能的重要途徑。以電磁干擾為例,可采用屏蔽、隔離、引入濾波等方法進行外因的抑制。
增長機遇三:產業生態
在產業側方面,中國傳感器市場已逐步形成圍繞長三角、珠三角、中部等集群式傳感器生態系統,涵蓋技術研發、設計、生產、應用等環節。未來中國傳感器產業生態集群持續向產業化、系統化、規模化發展,有望提升整體傳感器產業鏈的完備程度提升。
數字交互之眼: CIS傳感
CIS (CMOS圖像傳感器) 是一種基于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制成的像素傳感器,承擔將現實世界光學信號對可被數字集成電路應用的數字電信號的單向轉換職責,是承接現實世界與元宇宙數字世界的重要橋梁,也是源于人機交互的核心數據來源。
數字世界構建:激光雷達傳感
激光雷達傳感器的可直接在現實生活直接捕捉三維數據,可以應用于元宇宙世界建模之中,整體建模周期相對更短。
數字世界構建
激光雷達傳感器的可直接在現實生活直接捕捉三維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應用于元宇宙世界建模之中,整體建模周期相對更短,同時也能為用戶提供更為熟悉的沉浸式體驗。
就現階段而言,傳感器被廣泛的應用于汽車電子傳感、工業自動化生產、智慧醫療診斷、家居電器傳感等領域,同時在向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生物工程等復雜工程系統快速滲透,未來更有望作為元宇宙應用的核心感官,為云宇宙用戶全真、沉浸性體驗奠定基石。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126-0.html2022年中國元宇宙產業系列研究報告-基礎設施篇(5)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8個最適合藝術家發行NFT的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