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蔚來將在1-2年內自研并量產自動駕駛芯片2.因零組件供應問題及需求擔憂 傳蘋果iPhone 15系列減產3.外媒:今年以來科技行業已裁員逾34萬人4.慧榮終止與邁凌合并協議 主張遠超過終止費的賠償5.商務部" />
1.蔚來將在1-2年內自研并量產自動駕駛芯片
2.因零組件供應問題及需求擔憂 傳蘋果iPhone 15系列減產
3.外媒:今年以來科技行業已裁員逾34萬人
4.慧榮終止與邁凌合并協議 主張遠超過終止費的賠償
5.商務部:陸續收到鎵鍺出口申請,目前正依法依規進行審查
6.中國臺灣竹科X基地在建,新思科技等15家廠商搶租
1.蔚來將在1-2年內自研并量產自動駕駛芯片
集微網消息,蔚來汽車科技副總裁白劍在微博上表示,蔚來汽車將能夠在1到2年內量產其自主開發的自動駕駛(AD)芯片。
白劍指出,自推出蔚來技術平臺1.0(NT1)以來,該公司一直在設計自己的域控制器電路和結構,并委托代工廠負責生產。他表示,蔚來還一直在開發自己的產線測試夾具、測試軟件開發,供代工廠使用。
“未來一兩年內,AD芯片為首的一些關鍵芯片也會自研量產!真全棧,全自研!”白劍還表示,“蔚來汽車的工廠也一樣,更像蘋果模式,九月見。”
此前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表示,美國對華芯片制裁短期內不會影響蔚來汽車的經營,也不會對該公司的長期戰略產生任何有意義的影響。他表示,在核心技術方面,蔚來的目標是實現全棧自研。
據電子時報報道,蔚來一直在汽車芯片、電池和手機等不同細分市場快速擴張。當被問及為何公司要大力發展電池和IC時,李斌表示,要在2024年實現盈利,蔚來必須能夠從售價約10萬元人民幣(13701美元)左右的車輛的大眾市場中獲得超過20%的毛利率。他表示,除非自己生產電池和集成電路,否則就沒有機會實現這一目標。
蔚來汽車在2023年第一季度銷售額達到10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2023年第一季度,其凈虧損達到41.5億元人民幣,同比凈虧損擴大216.9%。
蔚來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僅為1.5%,較2022年第一季度的14.6%大幅下降。但該公司強調將繼續大幅投入研發。李斌表示,2023年公司將每季度投入30億-35億元人民幣用于研發。
2023年上半年,蔚來汽車交付新車54561輛,同比增長7.35%。但這一數量僅占其2023年25萬輛年度出貨目標的21.82%。蔚來需要在2023年下半年平均每月交付超過32500輛汽車才能實現年度出貨目標。
蔚來今年7月交付20426輛汽車,與2023年上半年的月度平均水平相比已經大幅增長。但隨著廠商積極的定價活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劇。
(校對/張杰)
2.因零組件供應問題及需求擔憂 傳蘋果iPhone 15系列減產
集微網消息,據9to5Mac報道,蘋果預計將于下個月發布iPhone 15系列。然而,有傳言稱該公司在顯示屏和攝像頭等某些組件的批量生產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海通國際證券分析師杰夫·普(Jeff Pu)認為,蘋果已經在削減新手機的產量。
在發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Pu提到蘋果預計到今年底將生產7700萬部iPhone 15系列。此前,該公司預計iPhone 15系列的出貨量約為8300萬部。分析師表示,這種預期背后有兩個主要原因。
分析師表示,首先,供應問題仍然可能影響iPhone 15系列的量產。他特別提到,索尼的相機傳感器、Pro機型的新鈦框架以及邊框更薄的新顯示屏可能會推遲iPhone 15系列的生產。
同時,Pu還認為,蘋果出于“需求擔憂”而調整了銷售預期。傳聞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將比前代產品更昂貴,這可能會導致需求下降。該分析師表示,發布前削減生產計劃并不是一個積極信號,iPhone 15 Pro Max潛在的價格上漲也可能會抑制終端需求。
但據韓媒The Elec引述業內人士指出,蘋果已對供應鏈提出最新的iPhone生產計劃,預計今年底前生產9560萬部iPhone 14系列,以及8630萬部iPhone 15系列。上述數字與6月下旬的生產計劃相比,iPhone 14系列增加180萬部,iPhone 15系列增加160萬部。
(校對/孫樂)
3.外媒:今年以來科技行業已裁員逾34萬人
集微網消息,隨著經濟衰退迫使公司削減成本,并消除疫情期間造成的人員過剩,科技行業的裁員是最早和最嚴重的。根據Jefferies和TrueUp的數據,今年到目前為止,全球科技行業已經裁員342671人,遠遠超過去年全年的243075人。不過6月和7月科技行業的裁員速度似乎有所放緩,本月的裁員幅度可能會更低。
據彭博社8月17日報道,數據顯示,科技行業的空缺職位數量仍然不溫不火,反映了整體經濟的趨勢,即對工人的需求有所減弱。根據本月早些時候的一份政府報告,美國6月份的職位空缺降至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裁員人數也降至去年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表明雇主不愿裁員。
Jefferies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動態,要求受到人工智能擠壓的低技能工人重新掌握技能,通過提高能力以獲得新的工作機會。”
國際人力資源公司羅致恒富CEO M. Keith Waddell在最近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勞動力市場仍然具有彈性,這使得招聘公司甚至很難預測年度收益,因為客戶更謹慎、更保守、更猶豫不決。”
(校對/劉昕煒)
4.慧榮終止與邁凌合并協議 主張遠超過終止費的賠償
集微網消息,8月16日晚,慧榮科技發布公告稱,已向美商MaxLinear(邁凌)發出書面通知,終止2022年5月5日雙方所簽訂的合并協議。
慧榮科技認為,由于邁凌的蓄意重大違約,致使本合并未能于最終交易截止日2023年8月7日前完成。公司保留所有依合并協議或其他所賦予本公司于契約上、法律上、衡平法上以及其他的權利,包括但不限于向邁凌請求賠償慧榮科技,因邁凌的蓄意重大違約而遭受,遠超出合合協議所規定終止費數額的重大金錢上損害。
慧榮科技指出,根據合并協議第7.1(d)條的規定,若合并協議擬完成的合并未能于“最終交易截止日”或之前完成,公司有權終止合并協議。
慧榮科技的法律顧問,威嘉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Tim Gardner表示:“邁凌企圖終止其與慧榮科技所簽訂的合并協議之舉,將成為依雙方協議中約定,由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就重大損害賠償所請求進行仲裁的標的。邁凌為終止合并協議所自稱之理由─慧榮科技遭受重大不利影響,在買方在最后一刻退出合并協議的情形,并依對于重大不利影響議題的準據法,即美國特拉華州法的解釋下,實屬在諸多前案中已遭否定之借口。慧榮科技將全力請求取回遠遠超過終止費的損害賠償。”
2022年5月,邁凌和慧榮科技宣布,邁凌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慧榮,作價38億美元。今年7月26日,邁凌宣布終止收購。
當時慧榮回應稱,“邁凌在最后時刻終止與慧榮的并購協議是無效的,反映了邁凌對其義務的否認,而非慧榮未能滿足交易完成的條件。聲明稱,自雙方簽署并購協議以來的15個月里,慧榮與邁凌通力合作以獲得監管機構對該項并購的批準,慧榮遵守了協議項下的義務,并且未遭受重大不利影響。慧榮期待邁凌遵守其在并購協議下的義務,并打算大力執行其在并購協議下的權利。”
(校對/劉昕煒)
5.商務部:陸續收到鎵鍺出口申請,目前正依法依規進行審查
集微網消息,據財聯社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8月17日表示,根據公告,我國對鎵、鍺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已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商務部陸續收到部分企業關于出口鎵、鍺相關物項的許可申請,目前正依法依規進行審查,將綜合考慮國家安全和利益、國際義務、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等相關因素后,作出是否予以許可的決定。
束玨婷表示,中國實施出口管制是審慎的、適度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履行國際義務。商務部將根據出口管制法的規定,適時調整和完善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
此前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表示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經審查準予許可的,由商務部頒發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件。商務部隨后回應稱,這一管制措施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不針對任何國家。鎵、鍺相關物項具有明顯的軍民兩用屬性,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世界上主要國家普遍對部分物項實施管制,中國政府依法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確保其用于合法用途,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履行國際義務。
(校對/趙月)
6.中國臺灣竹科X基地在建,新思科技等15家廠商搶租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自由時報消息,中國臺灣新竹科學園區X基地的第一軟件大樓正在建設中,其投資共計40億元新臺幣,預計2024年5月完工。盡管大樓還未建成,但新思科技等15家企業已提出1期大樓的租用申請,需求面積超出實際面積1倍以上。
X基地這座軟件大樓地上12層,地下2層,總面積2.1萬平方米。由于新竹科學園區(竹科)用地緊張,因此引發了半導體行業廠商搶租。
新竹科學園2022年營業額將近1.6萬億元新臺幣,園區管理負責人王永壯表示,半導體等硬件生態制造約占園區近8成產值,IC設計等軟件相關約占1成,希望通過開發X基地,提升這里的軟件業產值比重達到2成。
王永壯表示竹科X基地于2022年2月開始施工,1期工程斥資約40.16億元新臺幣,目前工程進度達47%,預計2024年中旬完工。2、3期大樓工程預計明年開始施工。
(校對/趙月)
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閱讀
球在看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2-5994-0.html【自研】蔚來將在1-2年內自研并量產自動駕駛芯片;因零組件供應問題及需求擔憂 傳蘋果iPhone 15系列減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三星Galaxy S24系列將支持衛星通信 終于跟上華為蘋果的步伐
下一篇: 【專利】華為公開“半導體器件及其制作方法、電子設備”專利、加入Avanci 5G許可項目;蘋果獲用于MacBook人臉識別新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