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奠定基礎的重要一年,2023年的經濟發展對北京來說至關重要。上半年,全市經濟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推動經濟加快恢復與高質量發展,生產需求穩步回升,就業物價保持穩定,居民收入繼續增加,總體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發展質效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離不開信心的支撐,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下半年,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圍繞首都發展各項目標任務,改革創新、真抓實干,繼續以建首善、創一流的精氣神,奮力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市民在北京鐘樓前鍛煉(7月18日攝)。鐘鼓樓位于北京中軸線的最北端,兩樓前后縱置,氣勢雄偉。作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報時中心,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要科學把握形勢規律。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621.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增速高于一季度2.4個百分點。從產業結構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持續復蘇,糧食、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工業生產繼續恢復,汽車、裝備、電力行業增長較快;特別是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7713.6億元,增長6.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快,重點行業投資快速增長,市場消費進一步回暖,升級類、出行類商品保持較快增勢。增長是符合預期的,也符合經濟發展趨勢和發展規律,體現了北京作為超大城市的發展韌性和市場活力。近日,全市半年工作會議提出,下半年工作要著力把握四點:一是堅持穩中求進,努力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二是勇于改革創新,努力走出減量約束背景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三是增強系統觀念,進一步改善預期、提振信心、增強活力;四是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這四點要求,實際上體現了我們對經濟形勢的清醒認識和對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只要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發揮政策效力,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就能鞏固經濟恢復基礎,實現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進而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要主動應對壓力挑戰。今年第8期《求是》雜志刊發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為我們深入分析經濟工作,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必須在把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上下功夫。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如:消費需求恢復不及預期,消費供給側結構性問題日益顯現,制造業成本上升,企業對營商環境改革提出更深層次訴求,新技術對就業的沖擊初步顯現,居民增收還需持續加力等。我們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是嚴峻的,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要凝心聚力,團結奮進,主動應對內外壓力,全力推進今年目標任務完成。要全面分析各種因素對經濟走勢的影響,充分估計困難和風險,提前考慮,做好預案,切實抓好各項工作,確保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北京是首都,要充分發揮首都功能引領作用,用好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等要素資源,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高全球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努力把首都獨特發展優勢發揮好。需求方面,要繼續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擴大優質服務消費供給,挖掘文旅消費潛力,同時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投資方面,要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點產業、重點園區、重點項目、基礎設施等建設,特別是要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金融、信息、科技等現代服務業優勢,做大做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高精尖產業,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戰略,我們要以實際行動服從服務國家大局,牢牢扭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統籌城市副中心重大項目進展,抓好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7月24日,北京市朝陽區舉辦“展翼未來 才子朝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會,60家用人單位提供約1200個崗位,現場還提供就業指導、簡歷問診等服務,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要積極回應輿論關切。宏觀數據反映的是經濟大盤運行的總體情況,微觀企業更多感受的是生產經營上的冷暖,由于所在行業不同、地域不同,對經濟走勢的認識難免存在分化。在互聯網上,不少網友、包括一些經濟領域的專家都在討論如何認識宏觀統計數據和市場主體感受之間的差距。積極回應輿論關切實際上也是一種調查研究,它有助于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經濟形勢、更加科學地把握發展規律。宏觀統計數據和市場主體感受之間有差距,反映了如下幾個問題:一是產業結構問題。對北京來說,上半年第三產業發展增速明顯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1.3億元,下降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866.4億元,下降0.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7713.6億元,增長6.6%。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特別是第二產業中一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著痛點難點。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圍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等6個方面作出重大部署,引發社會關注。下一步要貫徹落實好《意見》精神,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二是增長的共享性問題。總體的經濟增長對一些群體輻射效應不明顯,隨著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特別是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5%。這就需要我們在首先抓好經濟增長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民生政策措施,更加兼顧對低收入群體的關照。三是就業問題。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青年仍面臨較大求職壓力。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強化政策保障,深挖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各行各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總之,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牢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密切關注輿論,強化系統觀念,研究現實問題,把經濟工作做得更好。
莫道山峰奇又險,無限風光在險峰。下半年經濟發展面臨的各種壓力仍將持續,但是,我們要看到全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北京作為首都,經濟發展的獨特優勢也沒有變。隨著一系列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升級、創新發展動能的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我們有信心、有基礎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并且有條件、有底氣推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85-0.html堅持首善標準 推動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下一篇: 在堅持“兩個結合”中增強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