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現了大量不實言論和報道,給圖森未來造成很大影響”。
時隔數年圖森高層首次集體現身,包括陳默、呂程、郝佳男 —— 分別是董事長、CEO 和中國區 CEO。也是圖森目前“碩果僅存”的領導層。
今年年初以來,昔日無人駕駛第一股曝出一系列動向:
2 月,失去所有國內自動駕駛合作伙伴;
3 月,被曝停止所有研發和商業化活動;
5 月,前 CTO 也是創始團隊之一王乃巖被曝離職,加入小米汽車;圖森也在此時和北美監管機構達成和解協議;
8 月,圖森發布公告,轉向 AIGC 影視動畫賽道;
9 月,一封股東匿名舉報信流出,直指現在的領導層一直在“編織一個巨大的謊言”;
以及即將到來的 11 月,侯曉迪重新獲得了股權投票權 —— 之前被曝為了解散董事會,與陳默達成了投票權協定。
對此種種,圖森高層首次公開回應,智能車參考在溝通現場,第一時間傳送如下。
(以下是最新圖森管理層溝通實錄,僅做必要背景補充和閱讀流暢性編輯。)
“侯曉迪相信無人化,我相信現金流”問題 1:和侯曉迪到底是什么關系?
陳默:
首先侯曉迪當時(2022 年 10 月)被前任董事會開除的時候,具體發生了什么我確實不知道,他在被開除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倆都沒有聯系。他被開除前一天給我打了個電話,說希望我幫他先把這些董事干掉,我還在考慮的時候(第二天)就看到他被開除了。
我沒說同意或不同意,不過有投資人和股東撮合希望我回去。當時我提出兩點要求,一是叫呂程跟我一起回,二是讓他把投票權授權給我。因為當時如果沒有絕對權利的話,收拾不了爛攤子。
我當時的判斷是美國那邊沒法做了,每年 3 億多成本得趕緊砍掉,斷臂求生。但在這一點上,我跟侯曉迪一直沒有溝通。
侯曉迪為什么被當時董事會辭掉我不知道,到今天為止都不知道。他到底為什么辭職去創辦新公司?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說客觀上他辭職了,他去創辦了新公司,我猜可能是因為我們決定把圖森美國全部裁掉。
當然是先嘗試賣,不能賣那只能降低成本。
侯曉迪可能覺得無人駕駛是唯一的路,但是我認為公司現金流是唯一的,我要做的就是盡快讓公司收入平衡。
問題 2:長達兩年的時間內,為什么沒跟侯曉迪直接溝通過?
陳默:
他很早就成立新公司(2022 年 12 月),直接和圖森競爭,這不是直接傷害圖森股東的利益嗎?所以你說怎么溝通?
問題 3:侯曉迪行事風格的本質是什么?
陳默:
大家信仰不一樣。我個人信仰是信托責任。這件事情只有真金白銀的利潤才行,講故事沒用。每個人選擇不一樣,我覺得這也沒有什么。
呂程:
這其實不是什么理想主義、現實主義,或者技術派和商業派,這都是胡扯。只看事實:2022 年 3 月份我和陳默離開;5 月 CFO 走了;法律總裁 7 月份走了。然后侯曉迪又被董事會開除掉,這個是很不正常的一個事情 —— 無論你信仰什么派。
第二,我和陳默回來后,他也愿意讓我們接手,但又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創立一個直接和圖森競爭的公司,這是對圖森股東非常不負責任的 —— 這和信仰也沒關系,這是職業道德問題。
問題 4:12 月底圖森要召開股東大會,侯曉迪有奪回圖森的可能嗎?
陳默:
我跟侯曉迪各有 1200 萬 B 類股(投票權重相同),是一樣的。
今年 11 月侯曉迪授權給我的投票權將到期。我們的意見顯然是相左的,那剩下的就看 A 類股股東如何投票。
問題 5:有報道里說,2022 年 3 月陳默被“擠走”是侯曉迪干的?是這樣的嗎?
陳默:
當時侯曉迪告訴我只能“二選一”,于是我出于對侯曉迪技術領導的考慮,去勸了呂程,讓他離開公司。
不久,侯曉迪又告訴我,首席獨立董事 Brad 提出我應該辭掉董事長、離開董事會,去專心經營圖靈智卡,也是為了今后更好跟圖森合作,我接受了。
不過我自始至終沒跟獨立董事 Brad 直接溝通交流過。
問題 6:關于和美國的和解協議,圖森到底犯了什么過錯,為啥要花大代價和解?
陳默:
地緣政治,美國有美國的,中國有中國的。
股東匿名舉報信,圖森怎么回應股東匿名信,主要針對圖森正式聲明轉向 AIGC 之前的行為,指責很早之前陳默等人就在利用圖森的資金、資源搞影視游戲等業務,欺騙了股東。
圖森主動回應了指控,還解釋了自動駕駛業務的現狀和未來規劃。
1)關于股東指控新設立的兩家公司主體與自動駕駛業務無關,且和陳默個人公司有關聯:
陳默:
因為外資公司不可以直接在中國做互聯網業務,大家都會 VIE 的方式去連接這個公司。
實際上它屬于圖森集團 VIE 控制的公司,無論阿里、騰訊的這些公司全部用的這種方式。
關于其他的相關公司,水墨俠盜是我個人公司,這是我對動漫和游戲的愛好。這家公司跟圖森之間到今天為止沒有任何的金錢往來,沒有任何的業務往來,沒有任何關系。
注冊聯系方式有重疊,因為在中國注冊公司必須填個地址。當時用了圖森的地址而已,人員沒有任何關聯交叉。
2)圖森的管理層編織謊言,聲稱圖森在中國自動駕駛商業如火如荼,迫切需要大量資金,但從未透露公司正悄然轉向視頻游戲和動畫制作。
陳默:
2024 年 2 月,美國南加州法院發布的 TRO 禁令(禁止和中國公司合作)對圖森中國自動駕駛業務產生了巨大影響,并導致了大量核心技術研發團隊離職。為了保證道路測試安全,我們逐步減少了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工作。
2024 年 3 月,鑒于在自動駕駛領域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圖森高管團隊開始生成式 AI 應用相關的前期探索工作,并積極與董事會進行溝通討論;經過前期數月的初步探索,管理層認為 AIGC 領域存在巨大商業化機會。
因此,根據公司章程和治理制度,圖森集團于 2024 年 8 月 12 日召開董事會,正式批準了建立生成式 AI 新業務方向,正式進入動漫電影和游戲行業。8 月 15 日,公司正式宣布與三體宇宙的相關 IP 授權與合作。
公司管理層和 CEO 不存在任何欺騙董事會、公眾和美國聯邦法院的行為,也沒有將資金故意轉移到中國。圖森集團資金沒有用于陳默個人相關的視頻游戲和動畫領域投資。
郝佳男:
目前圖森技術團隊大約有 200 人左右,還是當年做自動駕駛的核心團隊,轉向 AIGC 后同樣可以延續優勢。
另外,圖森暫停自動駕駛相關的運營之后,AWS 云服務的成本沒有下降,因為這是侯曉迪在職期間與 AWS 簽署的年框合同,其中合同中有最低消費的要求,相關資源可用于后續生成式 AI 相關業務。
3)自動駕駛業務還做嗎?
陳默:
今后圖森的自動駕駛業務轉向專利授權,意思是將圖森已有的技術專利、數據協議開放給其他商業伙伴使用,賺取授權費。
目前已經接洽了兩個車企客戶,合作規模預計在千萬美金級別。
圖森進入 AIGC,怎么想的?呂程:
圖森進入 AIGC 的大前提,其實很正常,因為高管必須不停地尋找更多的商業機會。
具體邏輯上有幾點。首先生成式 AI 是一個非常火的話題,圖森從 3 月開始和股東和董事會開始溝通,并且股東、董事會也同意先探索這個行業。
而內容和游戲是非常大的一個市場,全球收入就大概 6000 億美元的規模。
第二,通過研究游戲和動畫制作的流程,我們覺得 AIGC 在這里面能創造很大價值。
第三從技術角度,圖森做無人駕駛技術多年,在 AI 技術、設施有很多累積,對大模型也有很多的累積,所以技術上有很大的可能共享。
第四從管理層面上,我們也有經驗。在圖森之前,陳默做游戲很多年,經驗豐富。
圖森做 AIGC 的戰略來比較簡單,就是和著名的大的 IP 合作,創作全球化高質量的內容和游戲。
比如官宣的《三體》IP 項目,我們通過 AI 技術來降低成本和加快流程,讓內容更優質、上線時間更快。
以上,就是圖森進入 AIGC 行業的邏輯。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能車參考(ID:AI4Auto),作者:賈浩楠,原標題《圖森無人車回應一切:轉型 AIGC 游戲是為了活下去》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7511-0.html圖森未來無人車:轉型 AIGC 游戲是為了活下去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