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2日消息,據中國科學報報道,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主研發的“媽祖?海浪”預報模式已多次成功應用于實際業務,展現出卓越的性能與效果。
作為自然資源部重大創新工程海洋預報“芯片”工程的關鍵科技攻關項目之一,“媽祖?海浪”模式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中國海洋大學聯合承擔。該項目針對海浪數值預報領域長期存在的對國外模式依賴性強、自主技術缺失以及計算耗時長等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度的自主研發和技術攻關。
該模式涵蓋了計算網格生成、數值計算、后處理與產品制作、精度檢驗等多個模塊,系統功能全面且完整,能夠提供未來7天內全球及區域的海浪數值預報業務化產品。據ITBEAR了解,業務化試運行的結果顯示,“媽祖?海浪”模式表現出高效且可靠的特點,其故障率低于百分之一。與現有的業務化海浪數值預報模式相比,該模式在計算能效上有顯著提升,同時預報精度也得到了明顯提高,完全滿足了業務化運行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第3號超強臺風“格美”影響期間,我國首次將自主研發的“媽祖?海浪”模式應用于海浪預警,為及時、準確的海浪預警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6290-0.html媽祖?海浪預報技術上線,故障率竟低于1%?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自研巨作!2噸級無人運輸機,首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