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9 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稅務總局、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今日發布《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探索建設區域人工智能數據處理中心,提供海量數據處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開發等服務,促進人工智能賦能傳統制造業。探索平臺化、網絡化等組織形式,發展跨物理邊界虛擬園區和集群,構建虛實結合的產業數字化新生態。
《意見》還指出,當前我國制造業已形成了世界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體系最完整、國際競爭力較強的發展優勢,但“大而不強”“全而不精”問題仍然突出。
附《意見》提出到 2027 年將要實現的目標:
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有效支撐制造業比重保持基本穩定,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增強。
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 90%、70%。
工業能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
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 2023 年下降 13% 左右。
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超過 57%。
《意見》還提出了部分要求如下:
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鼓勵以企業為主體,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優化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制造業領域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布局,鼓勵面向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示范。完善科技成果信息發布和共享機制,制定先進技術轉化應用目錄,建設技術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試和應用驗證平臺。
大力推進企業智改數轉網聯。立足不同產業特點和差異化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制造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支持生產設備數字化改造,推廣應用新型傳感、先進控制等智能部件,加快推動智能裝備和軟件更新替代。以場景化方式推動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探索智能設計、生產、管理、服務模式,樹立一批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標桿。加快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智改數轉網聯在中小企業先行先試。完善智能制造、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等標準體系,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等貫標,提升評估評價公共服務能力,加強工業控制系統和數據安全防護,構建發展良好生態。
推動產業園區和集群整體改造升級。推動國家高新區、科技產業園區等升級數字基礎設施,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共享制造模式,實施整體數字化改造。以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引領,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促進資源在線化、產能柔性化和產業鏈協同化,提升綜合競爭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3113-0.html工信部等八部門:探索建設區域人工智能數據處理中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