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場聚焦“視覺技術在AI安防中的應用”的沙龍活動在廈門成功舉辦,該活動由CIOE中國光博會攜手九脈產業鏈聯合呈現,吸引了包括芯明在內的多家芯片、傳感器、設備及方案提供商參與。此次沙龍旨在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共同探索安防行業的技術前沿趨勢,并為行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隨著AI大模型、多模態感知及深度學習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視覺技術已成為推動安防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據行業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AI安防市場規模已超728億元大關,其中計算機視覺技術在人臉識別、行為分析及風險預測等場景中的應用率已超過60%。展望未來,預計到2030年,全球3D監控攝像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約7.92億美元,相比2022年將實現超過20%的復合增長率。
在沙龍現場,芯明空間智能產品總監劉億明博士帶來了題為“空間智能芯片引領AI安防革新:3D視覺與智能感知的實踐探索”的精彩演講。他詳細介紹了芯明在空間智能芯片領域的核心技術創新及其在AI安防領域的實際應用,深入探討了如何利用智能感知技術重塑安防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推動AI安防實現從“看見”到“理解”乃至“預判”的跨越式升級。
劉博士指出,當前AI安防應用面臨多維度信息整合不足、前瞻性缺失及主動性欠缺等痛點。他提到,采用Transformer構架的視覺語言模型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且這類高性能模型正逐漸趨于小型化,如微軟的Florence-2模型,其體積僅0.7B,這為在邊緣端部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芯明自研的空間智能芯片,作為目前全球唯一能夠單芯片集成芯片化實時3D立體視覺感知、AI及SLAM的系統級芯片,其內置的3D視覺處理器能夠在不增加算力和硬件復雜度的情況下,高效地為模型提供深度信息,顯著提升小模型的理解力、泛化力和精確度。這一突破性的技術成果,為AI安防領域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劉博士進一步強調,芯明的空間智能單芯片解決方案,搭載視覺語言模型,不僅能夠幫助客戶降低系統成本,加速量產進程,還能有效解決因3D視覺數據集不足而導致的模型發展受限問題。同時,模型的不斷進步也將推動更多3D監控部署,形成數據與模型的良性循環,共同推動行業邁向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2401-0.html芯明空間智能技術引領!AI安防如何從“看見”邁向“預判”新紀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