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界再度迎來震撼消息,微信悄然開始了對DeepSeek-R1模型的灰度測試,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據悉,部分幸運用戶已經獲得了測試資格,并紛紛分享了他們的體驗感受。
騰訊方面于次日正式回應,確認微信正在接入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進行測試。目前,該功能尚處于小規模灰度測試階段,但預計在未來2至4周內將全面開放給所有用戶。這一消息無疑給整個科技行業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不僅如此,騰訊AI助手“騰訊元寶”和AI代碼助手也宣布接入了DeepSeek-R1滿血版,并支持混元和DeepSeek兩大模型。有消息稱,騰訊未來還計劃將更多產品接入DeepSeek模型,這一戰略部署顯然給其他大廠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挑戰。
隨著DeepSeek的熱度持續攀升,全球科技巨頭紛紛跟進。微軟Azure、英偉達等海外企業,以及國內的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百度云等云廠商,都在自家的云服務平臺上線了DeepSeek大模型。DeepSeek模型幾乎成為了主流AI云平臺服務的標配。
然而,在C端產品應用方面,騰訊的動作尤為引人注目。直接將DeepSeek模型接入微信這樣的國民級應用,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業內人士指出,擁有超過10億用戶的微信接入DeepSeek-R1,將直接沖擊傳統搜索市場的格局,迫使各家大廠加快技術迭代,提升搜索體驗,以拓展新的業務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OpenAI等競爭對手也在近期宣布了重要舉措。百度宣布文心一言將于4月1日起全面免費,所有用戶均可體驗其最新模型。而OpenAI也宣布免費版ChatGPT將無限制使用GPT-5進行對話。這些舉措無疑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在微信的灰度測試中,用戶可以在聊天界面頂部的搜索欄中看到“AI搜索”入口。點擊后,會出現輸入框,并提供“快速問答”和“深度思考”兩個選項。快速問答模式高效便捷,滿足用戶的即時需求;而深度思考則由DeepSeek-R1模型經過長時間思考,提供更全面的回答,并展示思考推理的流程。
從內容生態角度看,微信生態內沉淀了海量內容,但優質內容往往難以被用戶發現。AI搜索的出現,以智能推薦的方式重新挖掘這些長尾內容的價值,激勵創作者產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對用戶體驗而言,AI搜索基于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思考能力,搜索結果更加精準高效,用戶能快速獲取所需信息。
在商業化路徑上,微信生態內的分散內容信息將通過“對話式”智能交互跨場景聚合。用戶搜索相關關鍵詞時,不僅能獲取信息,還能直接跳轉至相關小程序,形成“搜索-服務”閉環,為微信開拓新的商業變現可能。這一舉措有助于騰訊鞏固其社交生態地位,并拓展業務邊界。
面對騰訊和DeepSeek-R1帶來的競爭壓力,其他大廠也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AI戰略。字節跳動旗下的豆包大模型雖然日均調用量突破4萬億次,但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總裁沈抖點評稱,面對DeepSeek的來勢洶洶,首當其沖的AI產品是字節的豆包。盡管火山引擎總裁譚待回應稱豆包的成本較低且有可觀毛利,但不可否認的是,DeepSeek-R1的火爆對豆包形成了一定沖擊。
大廠們還需要思考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避免在市場競爭中掉隊。在AI時代背景下,如何在產品智能化和用戶體驗上取得新的突破,才是這場AI落地爭奪戰的核心。各大廠紛紛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優化的步伐,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隨著C端AI應用的爆發成為行業共識,各家平臺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產品的AI能力。騰訊通過將AI技術深度融入微信生態,能夠吸引和留住更多用戶。精準的AI搜索為廣告投放提供更精準的用戶畫像,從而提升廣告效果;在電商領域,AI助力下的商品推薦更加精準,有望促進小程序電商的發展。
從成本與效率方面考量,自主研發大模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和時間成本,且技術迭代迅速。而接入成熟的開源模型DeepSeek-R1,可以有效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產品上線周期。這一策略有助于大廠們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產品優化和業務拓展上。
在過去一年中,大廠們在自研大模型的賽道上你追我趕,競爭激烈。百度、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等企業紛紛發布基礎大模型,并布局垂類行業大模型。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價格戰成為了各大廠爭奪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DeepSeek率先將大模型價格降至GPT-4的1%,引發了行業的連鎖反應。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等企業迅速跟進,紛紛下調自家大模型的價格。
百度宣布文心一言將于今年4月1日起全面免費,這一舉措無疑將大模型市場的競爭推向了新高潮。免費策略的背后,是百度試圖通過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吸引更多用戶和開發者,快速積累用戶規模,搶占市場份額。這一舉動加速了行業洗牌,一些實力較弱的中小模型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
盡管大廠們紛紛搭上DeepSeek的快車,但在AI商業爆發前夜,仍面臨著諸多瓶頸。如何在保證模型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訓練和推理效率、如何提高算力利用率等問題亟待解決。DeepSeek的技術路線或許能為大廠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啟示。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大模型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大廠們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以應對日益多元化的用戶需求。然而,最大的挑戰依舊是目前AI產品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如何在智能教育、智能家居等領域實現商業化應用,仍是一個有待長期探索的問題。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0860-0.html騰訊微信接入DeepSeek,大廠AI競賽再升級,字節阿里百度如何應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