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后,幾乎每逢節慶或者大型活動,小藍總能看到各地舉辦AR燈光秀的消息。
這些燈光秀往往以當地的地標建筑作為主角,在虛實融合中上演一場炫酷的光影表演,通常還會融合一些當地的文化元素。
青島2022年的第一天,在AR燈光秀中拉開序幕:隨著新年倒計時的巨大數字出現在高聳的青島電視塔之上,燈光秀正式開始。
在棧橋與電視塔之間,奇幻的藍色半透明鯨魚從云層中躍出,金色的巨龍圍繞著巨塔乘風而起,各種炫目的特效隨著燈光秀的進行不斷變換。
隨后青島的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也出現在電視塔上——兩個地標建筑一實一虛間,將青島特色與元宇宙巧妙融合。
這場精彩的燈光秀也成為了2022年全國AR燈光秀熱潮的一次預演——在隨后到來的農歷春節全國多地AR燈光秀密集上演,在元宇宙中復刻著年味。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虎年春節期間上演AR燈光秀的城市就有廣州、澳門、上海、天津、鄭州、成都、汕頭、徐州、武漢等。
其中廣州的燈光秀尤為精彩:在融合眾多嶺南文化元素的前提下,此次燈光秀還實現了廣州塔與澳門塔的夢幻聯動。
隨著各地經濟的發展,傳統形式的燈光秀已經發展多年并覆蓋了眾多大中城市。
此類燈光秀往往通過在城市高樓群安裝大面積LED并結合無人機群表演來實現震撼的光影效果。
但其高能耗、高投資、畫面不連貫、存在壞點等種種缺點也一直飽受詬病,此外對周邊居民的光污染也不可忽視。
而AR燈光秀無疑是對傳統城市燈光秀的一次顛覆——由于其主要通過實時或后期合成實現,因此其真實光源的依托可以大幅下降,真實光源往往在AR燈光秀中作為陪襯而存在。
顯而易見,AR燈光秀既可以實現能耗、投資的大幅下降,也可以保證畫面的連貫并一勞永逸地解決傳統LED的壞點不亮現象,并從根本上杜絕了LED帶來的光污染。
同時,與傳統燈光秀相比AR燈光秀更具科技感、創新性,可以實現的效果更多,從而提升視覺沖擊力與藝術感染力,更好地實現團隊的創意,滿足觀眾的期待。
此外沉浸式的遠程傳播方式,還能讓更多人突破時空限制“身臨其境”觀看燈光秀,同時也與少聚集的防疫導向相契合。
種種優勢的疊加,也使得AR燈光秀成為促進城市文旅發展、宣傳破圈上更為有力的名片。
可以說,AR燈光秀已經成為各個城市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炫酷的特效融合當地文化元素,再加上各個地標的出鏡,還有什么是比這更適合作為當下城市宣傳渠道的呢?
抖音、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屢屢刷屏的各地AR燈光秀也佐證了這一點——不過這并不意味著AR燈光秀已經完全成熟,可供提升的地方依然有很多。
首先是線上觀看視角比較單一:
很多燈光秀的錄像全程沒有切換過視角,與其說是一場虛實結合的燈光秀,不如說是在視頻圖層上疊加了一層花里胡哨的特效,多看幾個類似的就會覺得索然無味。
其次即便有些錄像提供了眾多不同視角,但觀眾依然與傳統節目一樣沒有自主選擇權。理想的情況應該是線上與線下一樣,為觀眾提供更多視角的選擇,甚至能夠通過VR設備獲得沉浸式體驗。
畢竟不受場景與時間限制的線上觀眾的點贊與轉發,才是各地燈光秀破圈的關鍵——但目前線上與線下體驗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
其次是相似度較高,創意雷同:
目前的AR燈光秀大多以當地地標作為主角,這些地標往往是當地的電視塔,從而導致AR燈光秀依托的實體景觀重復度極高。
而圍繞“電視塔”這一沒有太多差異的地標,AR特效的呈現也大同小異,尤其是電視塔變火箭,或者一條巨龍蜿蜒而上的橋段,似乎不用一下就不算一場完整的AR燈光秀。
最后是定制化不夠,觀眾難以獲得專屬體驗:
目前線下觀看AR燈光秀基本離不開特定的小程序或APP,觀眾通過將鏡頭對準相關場景,就可以生成特效并結合實景觀看燈光秀。
但目前針對不同觀眾的定制化體驗很少——既然都已經可以在任意角度生成AR場景,那為什么不多添加一些定制元素:
光效的色彩、元素的風格等等都可以納入定制的范疇,為觀眾提供更獨特的體驗,這無疑也能進一步提升大家的分享欲。
當然這也只是小藍自己的一些小思考——不可否認,目前AR燈光秀不論在技術、創意以及文化的承載與傳播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廈門、上海等地的燈光秀也已經逐步走出圍繞單一地標的模式,讓AR燈光秀在更大尺度的城市范圍內上演。
但只有依托當下的成績進一步突破,完善短板,才能讓每一個觀眾都能感受AR燈光秀的魅力,使AR燈光秀真正成為一座城市的亮眼名片。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489-0.html土味AR燈光秀,能成為城市的元宇宙名片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元宇宙興起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