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 猛
百度搶了電商的生意,這當然是一句玩笑。
然而玩笑背后真實的含義是:
在元宇宙的顛覆下,電商很可能被未知的對手打敗。
時下元宇宙是最熱門的概念。所以當5月25日淘寶平臺透露出將會打造虛擬購物場景的消息時,各方都“哦”了一聲,果然如此。
京東也在跟進元宇宙,京東打的是數字藏品的牌。
在618這個萬眾矚目的節點,元宇宙就是應該有所動作。
2021年算是電商元宇宙的元年,這一年虛擬人、虛擬藏品開始亮相電商平臺。今年在618這個重要的節點上,除了阿里有持續的動作外,元宇宙在電商圈里顯然不溫不火。元宇宙還不是電商競爭的主賽道,各方的表現更像是一種應對。該如何看待這種表現呢?
本文的核心觀察
1.618電商元宇宙的秀法。
2.兩三年內元宇宙還將處于前導階段。
3.風險投資的興趣。
4.電商對元宇宙的三種理解。
5.喚起質變。
今年的618,促銷+直播仍然是主流。區別是,今年的力度更大。
各大平臺不約而同地調高滿減額度,另加數十億紅包補貼。直播以明星直播、達人直播為核心,獎勵熱榜前排商鋪,資源向主打品類集中。
總之,各家互相盯防,咬的很緊。
每年618都有新玩法,今年預期的破局點在元宇宙。
淘寶與天貓的動作最大。
5月25日,淘寶透露將上線元宇宙購物,3D空間畫面曝光。購物場景有虛擬的摩天大樓、街道、綠樹植被等,還有浮空透明面板,用于顯示商品信息。通過手機的重力感應或觸控操作,用戶可以指引虛擬人在3D世界中邊散步邊購物。
6月5日,一場天貓618元宇宙數字大秀在虛擬空間上線。在主題為“莫比烏斯”的內容場域內,AYAYI和锘亞、元芨等6位數字人身著小鵬汽車、百威、玫珂菲、Off-White等7大品牌的跨界數字服飾依次上場。
京東元宇宙入局點則是數字藏品。5月20日618戰役的第一天,京東就在自建的靈稀平臺上發行數字藏品,蘭蔻、M.A.C魅可、祖·瑪瓏等大牌亮相。一周后,一款以頤和園樂壽堂原慈禧居所粵繡屏風“百鳥朝鳳”為主題的數字藏品又上線靈稀平臺,限時限量銷售。
京東的目的是以數字藏品打通618營銷活動渠道。
當然,各大平臺都少不了虛擬主播,這是元宇宙在電商平臺上的基本應用。AYAYI、小美、VIVI子涵等數字主播預計都會亮相各自的平臺,完美日記、自然堂、歐萊雅、花西子、森馬、VANS等大品牌紛紛啟用自己的虛擬主播。
除此以外,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平臺在元宇宙上均沒有太大的動靜。
618電商的元宇宙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一方面不是每家電商都有所動作,說明元宇宙還遠不是電商的必爭之地。二是創新不多,虛擬人和數字藏品是老賽道,淘寶上線元宇宙購物場景雖是最大看點,但淘寶遮遮掩掩的態度也顯得底氣不足。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和安信證券的研究認為,最早到2024年才可能迎來元宇宙爆發,此前都是前導階段。我們認為,這個觀點很好地解釋了今年618電商在元宇宙上的不溫不火的表現。
匯豐商學院對元宇宙的預測來自于智能手機發展的經驗。
2007年第一代iPhone問世,手機出貨量達到1億臺,是智能手機發展的起點。
2010年iPhone迭代到第4代,是里程碑意義的產品。
2012年,高性價比千元手機的出現帶動了國內智能終端的普及,此后移動內容和應用生態開始爆發。
硬件產品降價到千元不僅代表了產業技術的成熟,到達了產業規模化的拐點,更重要的是代表了行業的滲透開始加速,正反饋于內容端,刺激內容、應用生態,最終進一步爆發。
自2010年起,手機淘寶、微博、微信、美團、騰訊視頻、天貓、頭條、餓了么、小紅書、B站、滴滴、拼多多、抖音等頭部平臺陸續上線。
所以,總的規律是,現象級硬件破局,隨后硬件普及,最后內容與應用端滯后1-1.5年爆發。
如果智能手機的起點是2007年,那么2024年將是元宇宙的起點。
根據彭博社預計,Apple于2022年發布過渡型的MR硬件,預計于2024年發布產品形態較為成熟的AR硬件。
2019年Oculus Quest 1 定價399美元,2020年Oculus Quest 2 定價299美元。目前主流VR硬件(Oculus、Pico)售價在2000元-3000元,價格若每年下降20%-25%,2024年硬件價格將降至1500元。
各方都預計2024年元宇宙在硬件上會實現突破。
總之,2024年元宇宙將會質變,這一年之前皆為序章。
華爾街擁有世界上最聰明的腦袋。同樣,風投的喜好往往預計了未來的熱門賽道。
據睿獸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一級市場對元宇宙的投資熱情正在持續升溫。
一季度,在全球元宇宙相關領域中,VR/AR與區塊鏈兩個細分賽道,融資事件達到277起,涉及273家創業公司。總融資金額達到525.65億元人民幣,對比去年同期增長66.5%。全球共682家機構參與投資,去年同期內參與投資機構數量為466家。
中國在元宇宙相關領域的投融資事件共49起,涉及48家公司。融資總額66.0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翻番,同比增長108.1%,增速高于全球。參與投資機構數量也從去年的83家增長到110家。
目前風投在元宇宙的方向上集中在硬件。
高通全球副總裁兼高通創投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沈勁就認為,從中國元宇宙生態來講,首先要解決XR設備上量的問題。與國外不同,中國公司通常采用后付費的商業模式。因此,只有先將XR設備的出貨量做到一定規模,各種應用和商業模式才會隨之逐漸豐富起來。
幾天前,羅永浩宣傳退出社交平臺,進入AR領域再創業,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對電商而言,元宇宙是一門生意,還是生意的工具,或者是生意的邏輯,不同的理解決定了電商不同的未來。
第一種,把元宇宙理解為一門生意,那重點就要實現元宇宙的商品流通化,NFT就是代表。
據國信證券的數據,2020年全球NFT交易量為8.25億美元,2021年交易量為176.95億美元,交易量翻了21倍。騰訊有幻核、阿里有螞蟻鏈,新華社、央視網、上海證券報也都發布了相關數字藏品。
今年的天貓605數字大秀和京東的靈稀平臺也是這個意義。
這是元宇宙中商業模式最成熟的應用。但是NFT的部分產品金融定位不明晰,在國內受到諸多政策的限制,所以市場空間并不明朗。
第二種,把元宇宙理解為生意的工具,那虛擬人就是最突出的代表。
AYAYI是天貓超級品牌日的數字主理人,柳夜熙以虛擬人切入美妝,這些是虛擬主播中的明星。
此外還有普通的虛擬主播,可以一周7天、每天24個小時不間斷工作。成本低,用一個直播軟件就能實現,用于午夜凌晨場景中的直播。
還有實時驅動的虛擬主播,需要3D建模、骨骼綁定、實時渲染和語音生成,價格昂貴,只有少數品牌玩的起。
虛擬主播必然走上IP化之路。虛擬偶像走通商業模式,才會有產業規模。單純的虛擬主播,以取代真人主播為目的,在商業模式上沒有出路。
第三種,從生意的邏輯上理解元宇宙才是正解。
如果說PC互聯網是1.0,移動互聯網為2.0,元宇宙就是3.0。
元宇宙的出現,對前代互聯網應用是顛覆的。
元宇宙的內涵是實現虛擬現實替代真實,從這個意義上講,虛擬空間與互動才是終極元宇宙應用。
電商平臺中,阿里依靠云計算優勢在這個方向上有所布局,元宇宙購物場景是其一,和藍色光標在虛擬直播間上合作是其二。此外,字節跳動也在布局,這里不多贅述。
電商要警醒的是元宇宙時代生意上的質變。
中泰證券估計,2022-2025年元宇宙購物規模占比網購整體規模將會0.5%、1%、2%、5%的比例發展。這是一種線性的發展觀,可能并不適用于元宇宙。
很大的概率上,如果元宇宙迎來奇點,其增長速度一定是陡峭的跳漲曲線。
線性化的發展是基于歷史狀態的估計,而顛覆性的元宇宙發展一定是有別于歷史的。
不僅發展速度不同,生態不同,生意的本質也會不同。
誰說元宇宙購物場景一定出自電商之手?顛覆性的迭代中,會有想象不到的競爭對手出現。
如果百度虛擬空間“希壤”做的足夠細致,誰說不能在“希壤”出現主流購物平臺呢?
2022年,主流的風投推薦的商業場景中,有虛擬偶像、數字助理、數字資產平臺、虛擬會議、智慧城市、教育培訓等。虛擬購物場景仍是空白。
現在,阿里走出了這一步,其他的平臺呢?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376-0.html618元宇宙觀察:會不會有一天百度搶了電商的生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Web3.0時代的Google:The Graph
下一篇: 元宇宙面臨的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