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島到底是不是屬于千島群島 要想真正確認北方四島是不是屬于千島群島,就必須將1945年的《雅爾塔協定》和1875年日本和俄羅斯的土地互換約定《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聯系一起看。
1945年的《雅爾塔協定》中關于日本的規定是: 斯大林同意在擊敗德國以后三個月內,加入對日本作戰。
蘇聯戰勝日本后,將可收復庫頁島南部、獲得千島群島,并保障其在大連港、中東鐵路、南滿鐵路的利益,以及恢復俄羅斯海軍在旅順口的租賃作為報酬。
別看這好像很多的一樣,其實就是一句話——這些所有的土地和權益都是沙俄在日俄戰爭前所擁有的——千島群島除外。
在1905年日本和俄羅斯簽署了《樸茨茅斯和約》之后,日本從沙俄手中奪取了這些權益。
因此,1945年的《雅爾塔協定》其實就是蘇聯要求奪回被日本奪取的土地和權益。
這點非常重要。
在1855年的日俄《日俄和親通好條約》中規定了北方四島屬于日本,千島群島 不含北方四島屬于沙俄。
這個狀況,在1875年日本和沙俄相互交換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之后,就改變了。
即:既然蘇聯在1945年《雅爾塔協定》要收復因1905年《樸茨茅斯和約》失去的土地和權益,就意味著千島群島就不應該在內。
即便千島群島在內,也不能包括北方四島,因為沙俄自愿出讓的千島群島并不包括北方四島。
既然沙俄承認北方四島不是沙俄的,那么蘇聯占領北方四島,就是搶占和侵占。
這就是日本為什么堅持要回收北方四島的原因!沙俄自愿交換的千島群島并不包括北方四島,現在俄羅斯竟然聲稱北方四島屬于千島群島,豈非強盜! 但蘇聯和俄羅斯為什么堅持北方四島屬于千島群島呢?其理由和依據是什么呢? 最大的理由和原因就在于1875年日本得到俄羅斯的千島群島后的行政區劃問題——日本在自愿交換得到千島群島把北方四島和千島群島放進共同管轄區域,作為千島國的一部分。
管轄北方四島的北海道根室振興局 1905年到1945年北方四島的行政區劃 在1875年日本和俄羅斯自愿交換土地之前,北方四島分布屬于北海道的千島國和根室國進行管轄:國后島和擇捉島兩個大島歸千島國管轄,色丹島和齒舞島歸根室國管轄。
千島國主要的治理是在擇捉島,一個島就設置了四個郡:擇捉郡、振別郡、紗那郡、蘂取郡。
1875年,日本通過自愿交換得到沙俄的千島群島后,在那里設置得撫郡、新知郡、占守郡三個郡,并歸千島國管轄。
1885年,根室國花咲郡的色丹島被設立色丹郡,并歸為千島國管轄,至此根室國只管理著北方四島的齒舞島,直到1945年被蘇聯占領。
1897年,北海道廳設立根室支廳和紗那支廳,管理原先千島國和根室國的轄地。
根室支廳管理國后島、色到島、從沙俄得到的千島群島三郡。
紗那支廳管理擇捉島。
1903年12月,根室支廳和紗那支廳合并。
北方四島再次和千島群島放在同一機構管轄。
2010年,根室支廳改為根室振興局。
下圖是根室振興局的行政區劃地圖 根室振興局管轄范圍,A.齒舞群島、B.色丹島、C.國后島、D.擇捉島、1.根室市、2.別海町、3.中標津町、4.標津町、5.羅臼町、6.色丹村、7.泊村、8.留夜別村、9.留別村、10.紗那村、11.蘂取村 即:北方四島,除了齒舞島一直是根室支廳管理之外,國后、擇捉、色丹三島都曾經被千島國進行管理,最后由根室支廳進行全部管理。
從日本的性質區劃歷史來看,北方四島和千島群島兩次被合并,分布被劃歸為千島國 千島國從來沒有管理過齒舞島和根室支廳進行管理。
但不如何如劃分,日本在北方四島和千島群島的管理上,就是以擇捉島為中心進行管轄。
因此,在1903年之后,北方四島和千島群島就被日本放在一起進行管理。
這個行政區劃,成為俄羅斯認為北方四島是千島群島一部分的關鍵證據!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4011-0.html雅爾塔協定里面寫著什么 為什么北方四島會交由蘇聯管轄歷史真相是什么?是怎么回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