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馬清妮
通訊員 曾斯 袁永華
連日來,武漢地鐵在建線路11條:前川線二期、11號線三期首開段、12號線武昌段、12號線江北段、12號線連接線、新港線一期、3號線二期、6號線三期、11號線四期等,在建里程約為155.6公里,車站78個,萬余名地鐵建設者發揮“拼搶實”作風,奮力跑好第一棒,工地隨處可見火熱的生產場景,全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紅”。
武漢地鐵11號線三期首開段正式鋪軌
1月8日晚,張家灣停車場出入場線鋪軌基地,施工人員有條不紊進行軌排組裝、首排軌吊裝等作業,標志著武漢地鐵11號線三期首開段正式拉開鋪軌序幕。
武漢地鐵11號線三期首開段正式鋪軌
11號線三期首開段工程起于武昌火車站,出站后線路向西下穿武昌火車站站場、7號線武昌火車站、中山路地道,沿張之洞路北行,再下穿紫陽湖,4號線首義路站,在復興路西側地塊設置紫陽湖站,再下穿二環線和巡司河箱涵,沿規劃路向南前行,在江安路設置終點站江安路站。線路全長約4公里,全為地下線,設2座地下站,分別為江安路站、紫陽湖站。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業主代表謝佳新介紹,項目部自上場伊始,通過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風險防范措施,并開展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加強工序銜接,優化施工組織和資源配置,為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鋪軌現場
11號線三期首開段采用“軌排架軌法”施工工藝進行施工,即在鋪軌基地內將25米長鋼軌、軌枕、扣件等組裝成軌排,用門式起重機吊裝到地下隧道內地鐵專用平板車上,頂送到作業現場。隨后,由鋪軌門吊將軌排吊鋪到位,通過調整軌道幾何尺寸、澆筑混凝土等工序,使之形成整體道床軌道。最后,利用移動式閃光焊焊軌機現場將鋼軌焊接成無縫線路,并實現全線長軌通。
隨著軌排首吊作業順利完成,11號線三期首開段鋪軌作業施工全面進入程序化、流程化、規范化作業階段,同時也為后期的軌通奠定了堅實基礎。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一級項目經理王振洋介紹,11號線三期首開段全線2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完工,6個單線區間已洞通3個,剩余3個正在盾構掘進。建成通車后可有效緩解白沙洲地區的交通擁堵狀況,為周邊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武漢地鐵新港線首個車站萬家咀站結構封頂
1月6日,歷時18個小時的連續作業,隨著萬家咀站最后一塊480立方米的結構板澆筑完成,標志著武漢地鐵新港線一期工程首個車站主體結構完工。
武漢地鐵新港線首個車站萬家咀站結構封頂
萬家咀車站位于青山區青化路正下方,這條道路為武漢三環與四環的連接線,工地車流量大,地面及地下管線復雜。為全力推進萬家咀站工程建設,武漢地鐵與施工單位中鐵一局,通過優化調整車站施工方案,將110kv電纜在基坑上進行懸吊保護,從而使基坑開挖和車站主體施工不受管線遷改影響;將車站半蓋挖法調整為明挖法施工,便于基坑開挖和后期盾構掘進階段出土,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場地外建設獨立鋼筋廠房,可儲存鋼材約3000噸,每天流水化生產線可加工鋼筋600噸,可以滿足現場6個作業面的鋼筋用量。
施工現場
在萬家咀站施工現場,門式起重機、汽車吊、泵車等機械設備持續運轉,奏響施工大干強音。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二級項目經理郭文龍介紹,萬家咀站開工即大干,通過分段有序開展基坑土方開挖與主體結構施工,嚴格落實“首件制”,加強動態監控測量和隨機取樣質量檢測確保結構內實外美,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順利完成車站主體結構。
新港線一期工程起于楊春湖片區北洋橋站,沿途經過明德路、青王路、青化路,止于白玉山站,全長10.9公里,設站5座,均為地下站。工程建成后將強化武漢站綜合交通樞紐功能,促進楊春湖城市副中心、北湖產業生態新城等城市重點功能區發展。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6197-0.html奮力跑好第一棒,武漢地鐵在建線路傳來捷報是真的還是假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