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道,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對全球汽車供應鏈造成巨大沖擊,甚至可能導致供應鏈局部崩壞。3月12日,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而汽車業(yè)是這些原材料的主要出口市場。4月2日,美國又計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關稅,這一舉措讓相關車企倍感壓力,紛紛加速拉貨。然而,由于成本分攤問題短期內難以達成共識,部分次級供應商已開始醞釀停止供貨。
關稅政策導致供應鏈混亂
汽車供應鏈鏈條長且復雜,原有的美、加、墨協定(USMCA)旨在建立自由貿易框架,規(guī)定車輛75%的關稅來自這三個地區(qū)可免關稅,并要求40%的核心零部件和70%的鋼鋁在區(qū)域內采購。然而,川普政府試圖打破這一框架,其關稅政策具有“機動性”,即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取消或延長課稅時間,這使得局勢更加復雜。S&P Global Mobility對此模擬了三種可能的情景。
第一種情景是,25%的關稅僅持續(xù)一個月,隨后取消或減緩,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概率約為30%。短期的恐慌和急拉貨可能導致邊境擁堵,從而帶來短期損失。第二種情景是,課稅維持4至5個月,發(fā)生概率約為50%。這將干擾汽車供應鏈,可能導致美國每天減少2萬輛的產量,影響45%的輕型車銷售。第三種情景是,關稅成為常態(tài),這將促使產業(yè)結構性調整,但由于制造成本上升和銷售下降,幾年內美國汽車銷售將下降10%,墨西哥下降8%,加拿大下降15%。
供應鏈企業(yè)面臨兩難選擇
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僅針對汽車,而是普遍性地對所有商品征稅,這將導致美國民眾面臨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的問題,從而影響購買力。汽車供應鏈為降低成本,可能先砍掉部分不熱銷的車型,后續(xù)再轉移熱銷車型的產地并進行漲價。這種局面使得賣方供應受阻,買方負擔加重,形成雙輸的局面。
供應鏈企業(yè)表示,短期內只能通過加速調度來應對,而景氣預測也不再按季度,而是按月進行評估。例如,在課稅前加速出貨,但2025年第一季度的拉貨力度可能并不像外界預期的那樣猛烈,而是維持一定的庫存水平。如果某一零件缺失,最終可能導致供應鏈斷裂,而先供貨的企業(yè)可能在貨款回收上遇到困難。
長期來看,關稅政策未必能促使所有供應鏈企業(yè)遷往美國創(chuàng)造就業(yè),因為并非每家公司都像臺積電那樣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在利潤和生存空間受限的情況下,部分企業(yè)可能選擇放棄美國市場,轉而開拓其他市場或轉向其他產業(yè)。對于2025年第二季度的景氣預測,歐美市場的情況相對難以評估,不再是按照季節(jié)性規(guī)律,而是取決于川普的策略。
全球市場應對策略
美、加、墨車市受關稅沖擊,陷入迷魂陣般的局面,難以預測下一步行動。歐洲則因俄烏戰(zhàn)爭和通貨膨脹問題持續(xù),再加上美國關稅的干擾,可能導致歐洲車企將資金轉向美國救火,從而排擠在歐洲的布局。川普關稅的范圍逐步擴大,變量也蔓延至全球,可能促使其他國家加強內需,以支持本國產業(yè)鏈的穩(wěn)定。例如,日本和中國等國家,由于汽車產業(yè)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較高,政府傾向于通過刺激政策維持一定需求。中國年初已確定延續(xù)汰舊換新政策,以推動汽車市場發(fā)展。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38558-0.html川普關稅政策擾亂全球汽車供應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商務部部長密集會見歐洲企業(yè)高層,深化中歐經貿合作
下一篇: 存儲器市場回暖:第二季合約價全面上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