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消息,相信很多80/90后都有一個共同的童年陰影——屁股針。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小時候感冒發燒嚴重時,都會被家長帶到診所、醫院打針,而且多數都是屁股針,相比于輸液更疼,是每個孩子的噩夢。
隨著這些年我們不斷長大,似乎屁股針也越來越少見了,這并不是我們的錯覺,而是它的應用確實越來越少了。
據醫生介紹,屁股針是一種肌肉注射,正式名稱為臀部肌肉注射,它是一種將藥物直接注入肌肉組織的方法,可以使藥物快速吸收和分布。
屁股針的優點是可以注射較大的劑量和較濃的藥物,而且不容易引起局部組織的炎癥。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印象中屁股針非常管用,一般打完第二天甚至當天就會好轉,主要就是藥量大。
不過,屁股針卻有兩大缺點,讓它現在逐漸退居次要地位。
一方面是打屁股針藥物從肌肉進入血液需要時間,而靜脈輸液則直接將藥物打入血液,藥物達到血液濃度的時間短,吸收快,起效要快很多。
另一方面則是肌肉注射很可能引起肌肉損傷,進而引發臀肌攣縮等副作用。
所以目前屁股針已經也來越少用到,不過這不意味著它會徹底消失。
在不宜或不能做靜脈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以及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藥量較大的藥物等情況下,肌肉注射仍不可或缺。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5-13665-0.html醫生科普童年陰影“屁股針”為什么消失了:有兩大缺點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一文了解英特爾酷睿第14代臺式機處理器:i7版升級最大
下一篇: 美國汽車三巨頭被逼急了!你罷工 我就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