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流”馬斯克新傳記開售。
這本《埃隆·馬斯克傳》是他本人給予大權限跟訪的作品,他自己更是親自參與并公開推薦。
書的作者是百萬暢銷書《史蒂夫·喬布斯傳》的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兩年來,艾薩克森通過參與馬斯克大大小小各種會議,采訪馬斯克兩百多位朋友,當然也包括商業對手,試圖揭開這位商業大佬背后的故事。
這本書有多受歡迎?
開啟預訂后,迅速登頂美亞商業人物傳記暢銷榜首位。據說國內初的價格是59元,正式發售時則漲到了79元。
讀完這本《埃隆·馬斯克傳》,我們就能了解他嗎?
大佬背后的故事
《埃隆·馬斯克傳》全書共95章,中文譯本共608頁,時間從20世紀70年代橫跨至今年4月,講述了馬斯克生活的方方面面。
艾薩克森以全景敘事的方式從馬斯克的童年講起,涉及到他長大成人、讀大學、結婚生子、創辦SpaceX、星鏈、Boring Company、Neuralink,領導特斯拉、以及收購Twitter等人生重大時間節點。
有6章的內容介紹了馬斯克的個人生活, 20章的篇幅用來描寫特斯拉,19章的內容介紹了SpaceX。
其中的重頭戲,是馬斯克收購還不到一年的推特,艾薩克森用了14個章節來描述收購推特始末。
我們通過已出版的摘錄和書中內容,挑選出了部分與大家分享。
接下來,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馬斯克。
新平臺的新車型會是“Robotaxi”
特斯拉計劃中的新車型會是“Robotaxi”,配備方向盤和踏板,并不是此前傳言的無方向盤和踏板的版本,這款新車基于特斯新平臺打造,售價約為2.5萬美元。
根據新傳記透露的信息,馬斯克和特斯拉已經在今年5月做出決定,新車型將會在特斯拉得州的Giga超級工廠生產,而不是墨西哥的新工廠。
具體原因,除了墨西哥新工廠要到2026年或2027年才能投入運營外,沃爾特·艾薩克森在書中還寫道,馬斯克現在的家,和特斯拉的工程師們,都在德州工廠附近的一條新的、高度自動化的高速裝配線旁。
馬斯克堅持認為這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樣的溝通效率更高。
與此同時,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表示,他不贊成立即生產沒有方向盤的全自動自動駕駛電動汽車。
書中寫道:
他告訴Musk:“我們希望確保與您一起評估風險,如果我們走上一條沒有方向盤的道路,而FSD還沒有準備好,我們將無法讓他們上路。”他建議他們制造一輛帶有方向盤和踏板的汽車,這些車可以很容易地拆卸。“總的來講,我們的建議是先把方向盤裝上,等到允許的時候再拆掉。”
但馬斯克的回答是:不。
停頓了很久后,馬斯克再次開口:“沒有后視鏡,沒有踏板,沒有方向盤,我對這個決定負責。”
愛玩游戲
馬斯克也是出了名的愛打游戲。
2022年4月,馬斯克飛往溫哥華和當時的女友Grimes見面,順便帶著兒子X ? A-12見Grimes的父母。
不過Grimes表示,當時馬斯克在決定要不要收購推特,面臨的壓力非常大,所以他決定留在酒店。
留在酒店當晚,馬斯克通過短信通知推特董事會主席他要收購推特,隨后就玩起了《艾爾登法環》(《Elden Ring》),Grimes表示,馬斯克一晚上都沒睡覺,一直玩到早上五點半。
還有一個例子,馬斯克曾非常愛玩一個多人策略游戲——《低模之戰》,當時他一旦閑下來就會打開游戲玩一把。
Grimes也下載了這個游戲,有一次在這個游戲里他們一起結盟攻打對手,但Grimes卻毫無征兆地用火焰球攻擊到了馬斯克,這也徹底激怒了他。Grimes回憶,“那次我們吵得厲害,在所有吵過的架里能排上前幾名。”
“除了打游戲,他沒有其它愛好或放松方式,他玩游戲太較真了。”
殖民火星才是終目標?
一直以來,殖民火星都是馬斯克的目標。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馬斯克,比如比爾·蓋茨。沃爾特·艾薩克森在傳記中詳細描述了比爾·蓋茨對馬斯克執著于殖民火星、拋棄地球的失望。
"I’m not a Mars person."
蓋茨對艾薩克森說,馬斯克在火星的問題上太過分了。
和無數人一樣,前世界首富對新世界首富的火星殖民計劃顯然是持懷疑態度的,但這并不妨礙馬斯克前往火星的熱情。
馬斯克堅持認為,人類如果想擁有一個更長遠的未來,就一定要向別的星球擴張,而火星是第一站的不二選擇。
他唯一擔心的是發展速度問題,“我們是否能在人類文明崩潰前抵達火星?”
所以馬斯克一直在為未來或者“提前量”做準備。
2006年,獵鷹1號發射前30分鐘,SpaceX的所有人都在進行后檢查,馬斯克卻走向控制臺,跟發射總指揮湯普森展開激烈的討論,研究為什么沒有買未來的獵鷹5號發動機燃料箱所需要的鋁合金材料。
當時很多人不明白,馬斯克為什么要在火箭發射這樣的重要時刻,去操心公司未來半年的需求。
艾薩克森在書中寫道,“把思緒投向未來”,然后在內心的驅動壓力下不斷邁向目標,是馬斯克典型的思維方式。
所以在2023年星艦發射之時,馬斯克依然這樣,面對緊張的發射任務時想得還是未來。
比如他想要制造更大規模的火箭,建更大的工廠,為工人們開辟一個新的生活區,屋頂還要安置好太陽能瓦片。
人工智能和生孩子
今年再沒有比AI更熱門的話題了,OpenAI像一陣颶風席卷了全球。
隨之引發的是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擔憂,也包括馬斯克。
艾薩克森在馬斯克的傳記中寫道,“今年3月,馬斯克給我發短信說,‘有幾件重要的事情我想和你談談。’并且強調——只能親自面談。”
馬斯克還擔心他們的談話被竊聽,要求艾薩克森把手機留在家里。
“我們坐在外面談話時,應該把手機留在家里,因為有人會用手機監聽我們的談話。”
艾薩克森稱,馬斯克表達了他對人工智能的擔憂,包括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與人類智力的“趨于平穩”(不是越來越聰明)發生沖突。
而馬斯克將人類智力的平穩化,歸因于人類出生率的下降。
傳記出版前,艾薩克森在推特上發了一張照片,也讓人們把目光轉向了馬斯克的花邊新聞。
那張照片曝光了馬斯克與旗下腦機接口公司女高管希馮·齊里斯(Shivon Zilis),和他們所生的雙胞胎在一起的畫面。
馬斯克曾表示,“崩潰的出生率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面臨的大危險,我會盡我所能解決人口不足危機。”
收購推特的背后
整本傳記的內容很多,基本上涵蓋了馬斯克從出生到現在的成長、成活、工作歷程,不過作者把大量篇幅聚焦到了近10年發生的事。
毫無疑問,近兩年馬斯克干得大事,自然是花440億美元收購推特,然后對推特開啟了一些列改革。
大規模裁員、給推特改名X、付費訂閱等等,所有人都在說馬斯克入主推特后,推特開始變得“烏煙瘴氣”。
關于馬斯克收購推特的故事其實我們已經聊了很多遍,但在這本傳記中,曝光了一個此前從未出現過的理由。
馬斯克的一個兒子,在去年向當地法院申請和他斷絕父子關系,并要求法院正式承認她的性別為女性。
馬斯克認為自己的孩子是被加州的貴族學校洗腦了,“認為任何富人都是邪惡的”,馬斯克在傳記中還對加州的那所貴族學校提出了指責,稱是學校讓自己的孩子“感染了覺醒思維病毒”。
而這正是馬斯克收購推特的原因之一。
馬斯克在傳記中表示,他想要消除覺醒思維,收購推特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認為推特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數字廣場,而不應該被極端的主義和思維所感染。
誰寫的這本書?
作為美國著名的傳記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曾給很多名人寫過傳記,比如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列奧納多·達·芬奇、本杰明·富蘭克林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而且這些傳記的口碑普遍都不錯,2011年出版的《斯蒂夫·喬布斯傳》修訂版,豆瓣評分高達9.2。
此外,沃爾特·艾薩克森還是杜蘭大學的歷史學教授,前《時代》周刊總編輯和世界傳媒巨頭CNN的總裁。
沃爾特·艾薩克森的職業生涯,是從哈佛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畢業后,加入《星期日泰晤士報》開始的。
1992年,40歲的艾薩克森還在《時代》周刊任職,同時完成了他的第一本傳記作品《基辛格傳》。這本書的銷量不錯,但遭到了不少人的批評,直到11年后,艾薩克森才推出第二本傳記,紀念富蘭克林誕生300周年的《富蘭克林傳》。
2007年,艾薩克森撰寫的第三部傳記《愛因斯坦:生活和宇宙》,一經發布便大獲成功,讓艾薩克森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傳記作家。
5年后,他撰寫的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的傳記《斯蒂夫·喬布斯傳》公開出版,這也是喬布斯首次授權的傳記。這本書從2009年開始,到正式出版,艾薩克森用了近5年的時間準備,他和喬布斯本人、喬布斯的家人、同事、競爭對手交談,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史蒂夫·喬布斯。
在這之后近10年的時間里,艾薩克森并沒有再為其他名人或企業家寫過傳記,直到2021年馬斯克公開在推特上宣布:“沃爾特·艾薩克森正在寫我的傳記。”
來源:UCSB Arts & Lectures
如今,這本書終于出版了,在亞馬遜上線的《馬斯克傳》的介紹里寫到,沃爾特·艾薩克森為了完成這本傳記,近3年里,全程參與了馬斯克工作和生活,包括但不限于跟著馬斯克開會、在特斯拉的工廠里參觀,和馬斯克的家人、前妻、同事、下屬交流。
“他被惡魔驅使著。”艾薩克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馬斯克有很多性格缺陷,善變、易怒、好斗,“有時候詼諧幽默,有時候就是一個混球。”
這個星球有趣的人
沃爾特·艾薩克森為什么要為馬斯克寫傳記?
艾薩克森在接受采訪時曾透露,寫這本書的原因,一方面因為他父親是電氣工程師,這讓他對電氣化方面有一些了解和研究,平時也喜歡開電動汽車,另一方面,他還向往太空旅行。
從電動車、太空旅行這幾個關鍵詞來看,這個世界上似乎再也沒有比馬斯克對著兩個領域都更了解的人了。
事實上,雖然《喬布斯傳》和《馬斯克傳》都出自艾薩克森之手,但和喬布斯主動找到艾薩克森,請求他為自己寫傳記不同,馬斯克是經人介紹,接受了艾薩克森為其傳記的請求。
而艾薩克森也毫不吝嗇對馬斯克的評價,他覺得馬斯克是“這個星球有趣的人”。
因為他正在做這個時代有趣的兩件事,電動汽車和火箭。
而“將夸張變成現實”是馬斯克的超能力之一,于是在馬斯克收購推特前,艾薩克森通過朋友聯系到了馬斯克,所以才有了這本面向公眾的《馬斯克傳》。
據悉,在傳記正式出版前,馬斯克并沒有審閱書稿,也沒有讀過書稿,更沒有對書稿內容加以控制。
關于這本馬斯克的傳記,我還沒有從頭拜讀,但一定程度上來說,對馬斯克這個身兼多重身份的全球首富來說,我們已經聽過了太多太多關于他的消息。
從他創辦的企業到行事不羈的作風,從推特頂流的互聯網沖浪大師再到他的花邊新聞,似乎一舉一動都能引起全球媒體的極大關注。
在《馬斯克傳》的試讀會上,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談起印象中作為領導的馬斯克,她認為馬斯克身上明顯的特征并不是熱愛冒險,解釋馬斯克很多行為的一個好邏輯是:馬斯克覺得沒有時間了。
“馬斯克之所以能做到今天,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說。
后,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馬斯克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天才、瘋子、世界首富、硅谷鋼鐵俠、這個時代有趣的人...
他身上的標簽太多太多了,一本《馬斯克傳》就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一本傳記并不能概括人的一生,更何況,這個鮮活的人物仍在創造著歷史。
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一起見證。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7-9289-0.html你不知道的馬斯克:通宵打游戲、談變性兒子、還被惡魔驅使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