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1月13日電(記者蔡馨逸)如今,越來越多的文藝院團將專業演出“搬上”了互聯網,拓展演出空間,收獲點贊與關注。
陜西省歌舞劇院第一次“觸網”直播,便收獲了超78萬的曝光人數;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嗩吶首席馮苗苗的網絡粉絲超過11萬……
“傳統舞臺表演盡管現場效果很好,但一些精心打磨的優質劇目和文藝演出只能在‘此時此刻’被看到,在‘本地本場’受歡迎,觀眾群體相對單一,傳播途徑較為狹窄。”陜西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高莉說,“要想讓優秀作品擴大影響,需要新思維、新路徑?!?span style="display:none">XyR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11月4日,陜西省歌舞劇院正在直播。新華社記者 蔡馨逸 攝
為了幫助文藝院團搭建傳播平臺,也讓大眾便捷地欣賞優秀藝術作品,今年4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與抖音直播共同發起了“藝播計劃——抖音直播院團專項”,面向全國專業文藝院團開放合作,提供運營和資源扶持,協助文藝院團打造線上“第二舞臺”,吸引了中央民族樂團、北京民族樂團、延邊歌舞團、湖南省歌舞劇院等84家院團加入該計劃。
今年9月以來,陜西省歌舞劇院官方賬號進行了多場線上直播,吸引超過百萬人“圍觀”,其中首場演出曝光人數就超過78萬人,第三場演出新增粉絲近2000人。“更重要的是,直播拉近了劇院與觀眾的距離,在與觀眾實時互動中,我們收獲了鼓勵和建議,幫助我們明確了觀眾的喜好和需求?!备呃蛘f。
“如今,藝術的邊界大大拓寬,大眾的喜好豐富多彩,跨出專業門檻迎接變化的時代已經到來?!标兾魇V播電視民族樂團團長宋小雷說,為了籌備直播,樂團將以往演出剪輯成若干個片段發布在網上,分析后臺數據,了解觀眾喜好。
目前,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形成了“演員個人—小型樂隊—樂團”的多層運營模式。樂團的嗩吶首席馮苗苗5月開播以來,粉絲數已超過11萬?!白プ∶駱吩诨ヂ摼W上的曝光機會,除了耳熟能詳的影視金曲,我盡量多表演民樂經典和我們樂團創作的作品,讓大家了解并喜歡民樂,吸引觀眾走進劇場。”馮苗苗說。
隨著演藝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直播間已逐漸成為文藝院團的“新舞臺”。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燕表示,通過直播,藝術家們與觀眾群體間的距離更近了,文藝表演團體的收入渠道更廣了,線下演出市場的新觀眾更多了,線上演藝成為與現場舞臺魅力迥異的另一條演出“產品線”。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24660-0.html文藝院團在直播間開辟“第二舞臺”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