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與人類未來研究所(HAI)發布的年度AI指數報告,已成為全球科技界矚目的焦點。這份詳盡的報告,通過數據的形式全面總結了AI領域的最新進展,其客觀性和全面性備受認可,對行業內外的決策制定產生了深遠影響。
報告內容廣泛,涵蓋科學研究、行業應用、公共政策等多個方面,篇幅超過400頁。在閱讀這份沉甸甸的報告時,《多模肽》團隊深受啟發,決定以此為契機,深入探討中國大型互聯網企業在AI領域的競爭態勢。
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是,中美兩國在AI技術方面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盡管在2024年,美國的私人AI投資總額高達一千億美元,是中國的12倍,但在知名AI模型的數量上,美國擁有40個,中國則緊隨其后,擁有15個。更引人注目的是,中美兩國在AI模型性能方面的差距也大幅縮小,例如在MMLU基準測試中,中國模型的性能僅落后0.3%。
然而,在這份報告中,一個令人驚訝的缺失是百度。早在2017年,百度就宣布了All in AI的戰略,甚至一度有傳聞稱將收購由Hinton、Ilya Sutskever和Alex Krizhevsky創立的初創公司。當OpenAI在2022年底推出ChatGPT時,百度的文心一言也迅速跟進,成為國內最早發布的大模型之一。然而,在這份報告中,百度卻未能躋身知名模型數量榜單的前列,取而代之的是阿里、字節、DeepSeek、騰訊和智譜。
這或許可以從百度的閉源策略中找到答案。在競爭激烈的AI模型市場中,要脫穎而出并不容易。要么你的模型在性能上遙遙領先,為用戶帶來極致的體驗;要么你通過開源等策略,提升模型的影響力。DeepSeek在這兩方面都做得很好,因此成為了明星模型。而百度則在這兩點上都未能取得突破,導致文心系列模型在市場中處于尷尬的地位。
相比之下,阿里在AI領域的表現則較為亮眼。根據斯坦福報告,阿里去年發布的知名模型數量僅次于Google和OpenAI。阿里的通義大模型從一開始就選擇了開源路線,旨在放大自身的2B優勢,并努力實現2C業務的突破。隨著AI應用的快速普及,云計算作為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阿里圍繞通義建立起來的系列生態,或將幫助阿里云扭轉過去幾年市場份額下滑的趨勢。最近一個季度的財報顯示,阿里云的營收和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然而,盡管云計算業務已經呈現恢復性增長,阿里的電商業務卻仍未明顯從這波AI進展中獲益。AI在營銷物料設計構建等多個環節為商家提供了大幅的效率提升,但這更多是行業層面的工具革新,并未給阿里帶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國內電商行業的競爭格局依然激烈,拼多多和抖音電商的增速雖然放緩,但仍顯著高于阿里。
在字節跳動,AI可能是張一鳴唯一深度參與的公司戰略。他親自參與AI人才的招募,確保公司在AI領域的競爭力。字節在AI領域的動作最為活躍,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細分賽道。從豆包、扣子、剪映到即夢等一系列產品,字節在AI應用方面展現出了強大的創新力和執行力。盡管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但對字節而言,確保自己能拿到下個時代的船票更為重要。
相比之下,騰訊在AI領域的態度則顯得更為沉著冷靜。馬化騰認為,AI是互聯網百年難遇的機會,但騰訊并不急于推出半成品。他們更注重底層的算法、算力和數據建設,以及思考AI的落地場景。這種策略使得騰訊在AI大模型時代到來時,基本沒有危險,只有機會。騰訊在AI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2024財年的年度資本開支達到767億元,同比增長221%。
在DeepSeek發布之后,騰訊迅速在其眾多產品線中接入了該模型。這種開放的態度使得騰訊在AI領域的競爭力不斷提升。近期,騰訊在AI方面的腳步有所加快,重組了AI團隊,增加了AI相關的資本開支,并加大了對原生AI產品的研發和營銷力度。騰訊的元寶產品在引入DeepSeek后,投流費用大幅增加,月活用戶也迅速增長。
總體來看,中國大型互聯網企業在AI領域的競爭態勢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百度、阿里、字節和騰訊等公司在AI領域的投入和策略各不相同,但都在努力抓住AI帶來的機遇。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這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和精彩。
在這場AI競賽中,中國企業不僅要在技術上不斷突破和創新,還要在商業模式和落地場景上不斷探索和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AI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同時,我們也看到,AI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日益深遠。它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因此,在推動AI技術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其對社會的影響和挑戰,加強監管和引導,確保AI技術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最后,我們期待中國大型互聯網企業在AI領域的競爭能夠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同時,我們也希望這些企業能夠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為社會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2299-0.html大廠AI競賽白熱化:斯坦福報告透視國內巨頭布局與戰略差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