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領域在2025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轉折點,DeepSeek的崛起如同一股強勁的颶風,不僅攪動了行業的競爭格局,也促使BAT等互聯網巨頭重新審視并調整自身的AI戰略。
在這場AI風暴中,騰訊率先行動,將DeepSeek R1模型融入其核心業務微信之中。微信搜一搜的灰度測試顯示,接入DeepSeek后,搜索精準度顯著提升,用戶能夠基于聊天記錄和公眾號內容獲得個性化答案。這一變革預示著騰訊正構建一個以微信為中樞,涵蓋搜索、內容、工具等多方面的龐大AI生態系統。馬化騰提出的“電燈泡論”在此得到了實踐驗證,騰訊不執著于自研模型首發,而是在核心場景建立AI用戶心智,迅速從大模型追隨者轉變為生態整合者。
阿里巴巴同樣不甘落后,選擇了一條雙線作戰的策略。在技術基建方面,阿里旗下“通義千問”開源模型的衍生模型數量已超過9萬個,阿里云PAI也支持云上一鍵部署DeepSeek,為企業和開發者提供更定制化的開發服務。在硬件突破上,阿里與蘋果合作開發iOS端側AI功能,有望觸及全球iPhone用戶。阿里還在商業重構方面發力,1688接入DeepSeek搭建“生意大模型”,閑魚成為AI技術試驗場,釘釘則支持用戶構建基于DeepSeek的AI助理。阿里的這一系列舉措,展現了其在AI領域的全面布局和高調姿態。
相比之下,百度的AI之路略顯曲折。盡管百度是最早跟上OpenAI節奏的一方,但在與字節等競爭對手的交鋒中逐漸落于下風。李彥宏曾提出的“閉源優于開源”觀點也被DeepSeek的開源浪潮所推翻。迫于現實壓力,百度開始免費并開源其文心大模型,并在微信搜一搜的壓力下,宣布了百度搜索和文心一言深度搜索功能關于DeepSeek R1的接入計劃。然而,百度的困境并未因此完全解除,其核心業務數字廣告的放緩以及新興廣告渠道的崛起,給百度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盡管如此,百度在AI領域的努力仍取得了顯著成效。其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調用量在短短一年內從5000萬激增至16.5億,展現了強大的應用潛力和市場需求。百度CEO李彥宏表示,2024年是百度從互聯網中心向人工智能優先業務轉型的關鍵一年。人工智能云的強勁增長,得益于市場對百度全棧人工智能能力的廣泛認可。在移動生態系統中,百度堅定不移地推進人工智能轉型,使搜索更具人工智能本土化,從而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隨著DeepSeek開源效應的進一步發酵,AI應用正迎來熱潮。百度宣布其文心大模型4.5系列將于6月30日起正式開源,這一舉措有望加速API調用和本地化部署需求,為百度重建開發者生態創造條件。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已集成DeepSeek模型,未來或許會形成“開源+自研”雙引擎,進一步提升技術包容性,吸引更多開發者。
在業務拓展方面,百度也展現出了差異化優勢。以百度文庫AI為例,其付費用戶數量上漲60%,月活躍用戶已突破9000萬。智能PPT、自由畫布等功能成功開辟了教育、辦公垂直市場。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自2013年開始布局,近10年來投入巨大,積累了超1億公里的高級別自動駕駛安全測試里程,擁有超過5000項自動駕駛專利。這些努力為百度在AI領域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這場AI革命中,BAT等互聯網巨頭紛紛交出了各自的應對策略。騰訊通過“AI寄生式進化”構建龐大生態系統;阿里則采取雙線作戰策略全面布局AI;百度則在經歷波折后,開始加速向人工智能優先業務轉型。未來,誰能在AI領域占據先機,將取決于其生態整合能力、技術深度以及場景銳度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1062-0.htmlDeepSeek時代BAT戰略分化,百度能否借AI實現技術反攻?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