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概念普及/技術升級和市場需求的持續推動下,如今的消費級XR市場似乎迎來了第二春。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WellsennXR的統計,今年第二季度全球AR設備銷量為8.6萬臺,相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8%;第二季度全球VR設備的出貨量為233萬臺,相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1%,諸如Nreal、Pico等廠商接連發布新品,讓被視為元宇宙關鍵入口之一的XR產業取得了新的進展。
不過,細心的讀者應該會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消費級XR平臺的硬件性能已經停滯了好幾年時間。在售的主流消費級產品,包括Meta Quest 2、Pico 4、Vive Focus 3、Lynx R1等,用的全部都是高通驍龍XR2平臺——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最早發布于2019年的處理平臺。
10月12日訊,昨天夜里,高通正式宣布推出最新旗艦XR平臺 —— 第一代驍龍XR2+平臺。高通希望這款新處理器可以助力下一代混合現實(MR)和虛擬現實(VR)終端實現功耗和散熱性能的提升,從而支持在更小更輕薄的設備外形中賦能更豐富的沉浸式元宇宙體驗。
更好的圖形能力、改良的功耗和散熱性能、更優秀的交互體驗,對于性能停滯多時的消費級XR市場而言,第一代驍龍XR2+平臺的出現會給整個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對于從未嘗試過/淺嘗輒止的消費者來說,這是否會成為他們打開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連接和溝通的大門呢?
談到新的處理器,我想大部分讀者最關心的還是核心配置和性能表現。遺憾的是,和前兩代XR平臺一樣,不論是在高通官方提供的新聞稿件里,還是高通官網的產品介紹頁面上,我們都無法找到任何和核心配置有關的信息,這也導致我們無法準確判斷這代平臺的升級點。
事實上,從高通昨晚上線的產品介紹頁面上我們也能略知一二。如圖所示,在驍龍XR2+ Gen 1平臺的特性介紹中,沒有提到極限性能的提升,而是在反復強調功耗和散熱性能的提升,而“XR2+”這個產品命名,似乎也在印證著這款處理器本質上就是XR2小改版的事實。
根據油管博主@Brad Lynch的爆料,驍龍XR2+平臺本質上也是基于驍龍865/驍龍XR2改進的衍生產品。只是在驍龍XR2平臺上,因為CPU和RAM晶片堆疊的原因,處理器在運行時會產生大量廢熱,這迫使高通降低處理器的頻率來維持設備的穩定運行和用戶的正常使用。
改良版的驍龍XR2+平臺將CPU和RAM晶片進行分離,搭配上更好的散熱配置和更多的RAM來實現性能提升。根據高通方面介紹,驍龍XR2+的散熱性能表現較前代產品提升30%,能夠讓CPU在高頻率下維持更長時間,帶來更加穩定的虛擬空間交互體驗。
除了散熱能力外,驍龍XR2 +平臺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全新引入的圖像處理管線,能夠實現低于10毫秒的超低時延。憑借這一特性,該平臺支持更多并發感知技術,包括3D重建、頭部跟蹤、手部跟蹤、眼部跟蹤和視頻透視,這些技術對于提高虛擬世界的沉浸感至關重要。
不過,除了以上兩個賣點外,驍龍XR2+的其余四個賣點分別為“真正的混合現實”、“XR和人工智能”、“8K”以及“語音UI和上下文感知”,和前代平臺驍龍XR2基本完全一致。換言之,高通時隔三年推出的驍龍XR2+平臺本質上不過是個小改款,真正的迭代平臺可能還要繼續等下去。
不過,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預見的,因為VR設備的體驗不僅取決于核心芯片的算力,更和產品設計、人體識別、顯示方案、軟件生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現有平臺性能夠用的情況下,目前市面上的XR新品基本都把升級放在更輕便的佩戴體驗和更出色的顯示效果上,高通選擇擠牙膏似乎也是“理所應當”的一件事情。
隨著驍龍XR2+的正式發布,多家OEM廠商紛紛宣布自己計劃推出搭載驍龍XR2+平臺的商用終端。在這些廠商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目前VR市場的領軍者——Meta(前Facebook)公司。
昨日晚間,Oculus母公司Meta舉行了Meta Connect 2022大會,并在會上發布了Meta Quest系列產品的進階版——新一代混合顯示設備Meta Quest Pro,該機不但大幅提升了屏幕素質、重新設計了機身和控制器、增加了混合現實功能,更是目前市面上第一款采用驍龍XR2+平臺的消費級終端。
那么,驍龍XR2+給這款產品賦予了什么呢?除了更高清/更靈敏的混合現實(MR)體驗外,更重要的是一種擴展定位的底氣。如果是以往Quest系列強調的都是娛樂社交的話,那么在馬克.扎克伯格介紹Quest Pro時,更多強調的是其對人們未來工作場景的改變。
如圖所示,借助全新的混合現實功能,用戶可以將物理環境與虛擬元素結合起來進行社交、工作和協作。你可以將現實中的鍵盤、鼠標甚至桌椅、顯示器等物品融合進虛擬世界,雙手一揮就能在面前打開多個電腦屏幕進行操作,就像過去很多科幻電影中演的那樣。
不僅如此,Meta還在本次大會上宣布和微軟達成了深度合作,把Microsoft Teams、Microsoft Office、Windows以及Xbox云游戲一口氣全部引入Meta Quest系列中。二者都希望能在未來工作和游戲領域強強聯合,讓虛擬辦公和娛樂社交的體驗更上一層樓。
這樣看來,驍龍XR2+平臺確實是一次不錯的改進。全新的芯片設計,有效緩解了以往頭戴式設備積熱的問題;更持久的性能釋放,讓高分辨率的虛擬世界成為了可能;全新加入的圖像處理管線,精準捕捉到用戶的每一個姿勢與動作,更是讓混合現實獲得了真實的臨場感。
問題在于從外媒的報道來看,事情的發展似乎不像兩家大廠想象的那樣順利。更持久的性能釋放,在提高用戶體驗的同時,也降低了這類產品本就不多的續航時間,外媒實測Quest Pro的電池續航只能維持1-2小時的連續使用,對于一個定位于專業類生產力設備而言這個待機能力顯然是不夠的。
此外,目前XR平臺最突出的并非硬件問題,而是軟件生態缺失帶來的體驗問題。盡管Meta和微軟在不斷推動生態建設,但是直到目前,二者的各項合作還處于初始階段,不論是Office還是Xbox都不過是在虛擬空間中顯示一塊平面罷了。即便teams確實能夠提供虛擬會議功能,但又有多少人會想戴個厚重的頭顯來進行會議呢?
最后,為了充分釋放新平臺的潛力,廠商還要往產品上不斷堆料,這也導致硬件成本成倍上升,讓Meta Quest Pro的產品起售價來到了驚人的1499美元,這可不是普通消費者能承擔得起的價錢。在我看來,所謂“元宇宙”想要進入普通人們的生活,仍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503-0.htmlVR爆發,利好高通?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元宇宙會取代個人電腦嗎?
下一篇: 深度拆解PICO4:先講五個方面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