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網信辦發布重磅通知《國家網信辦集中整治涉虛擬貨幣炒作亂象》,再次對虛擬貨幣重拳初出擊,這是自去年9月央行等十部門對虛擬貨幣非法業務活動重拳出擊后,第二次相對產生較大影響的加碼整頓行動,截止目前已關閉上1.2萬個違規用戶賬號,清理數5.1萬條違規信息。
而數字藏品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與標準綜合實驗室區塊鏈版權中心的定義中,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兩者看起來都是基于區塊鏈技術,但根本的差異在于國外的NFT基于公鏈,完全去中心化的,其核心的特點是不受管理,不受控制,而國內的數字藏品基于由政府搭建或指定機構搭建的聯盟鏈,國家對聯盟鏈具備監管責任和約束能力。
同時在發行藏品的內容上,國外的NFT沒有必要的版權審核流程,這也是NFT在交易中容易出現被盜、流失、版權侵權糾紛問題的原因,而國內合規數字藏品必須要經過內容審核才能上鏈進行發布,對比于NFT,國內當前的數字藏品發展方向更傾向于數字出版物的概念,最大化版權的歸屬。貨幣或代幣的本質就在于實行交易行為或衡量可交易物品的價值,而數字藏品則是通過利用區塊鏈可溯源、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的技術手段,將文化要素進行流通,使得數字文化產品、版權作品的價值進行錨定,傳遞的是數字文化要素的價值。
年內我國數字藏品行業發展“狂奔”,達到百花齊放的程度,數藏平臺快速增長,大大小小的數字藏品平臺幾近超過400家,發行的數字藏品內容也有從非遺文化向體育、影視、音樂、航天航空、知名藝術家等多個行業和領域擴展的態勢。數據顯示,與數字藏品相關的企業有53家,而與數字經濟技術層相關企業超183萬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冊企業近70萬家,增速68.48%。
可以看出數字藏品在國內依舊保有極大的發展和上升空間,但無論是數字藏品還是虛擬貨幣、任意形式的虛擬資產,都不可觸及惡性炒作、虛假宣傳,金融化的產品、做二級市場、侵權盜版、非法出版、違背國家的核心價值觀,與詐騙、炒作、洗錢等非法活動關聯的紅線。區塊鏈技術應用、數字人民幣、數字藏品等相關應用,在我國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過程中是極度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期待在這一系列整頓之后,可以盡早重拾安全、穩定、快速發展的行業環境,善用數字藏品的正向價值,讓其遠離炒作,激發其更多新動能,在數字化時代中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選擇。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440-0.html嚴打虛擬幣炒作,數藏平臺亂象或已觸紅線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元宇宙盛行,天下秀能否彎道超車?
下一篇: “幻核”停擺,千藏大戰最后贏家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