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跟很多科學家致力研究的記憶移植的過程是十分相似的。
所謂的記憶移植就是把一個有記憶能力的生命體的腦內的記憶轉移到另一個生命體的腦中,聽起來似乎有一點荒謬,但是許多的科學家曾經用實驗證實記憶移植的可行性。
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移植記憶的夢想 把一個人的記憶移植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從而也就把他的文化知識、喜怒哀樂、人生閱歷等同時移植給另一個人,這樣的設想,多次出現在科幻小說、電影中。
如果移植記憶真的可以做到的話,即使一個人的肉體死了,他的記憶卻可以在另外一個肉體上繼續存在,人類的長生不老可以部分得以實現。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麥康奈爾用渦蟲做了關于記憶力移植的試驗。
麥康奈爾先訓練了一群渦蟲,他用光去照射它們,同時用電流去刺激它們。
這樣反復很多次以后,這群渦蟲對光有了條件反射,它們一見到光束,即使沒有電流,也會馬上避開。
麥康奈爾把這些渦蟲制成一種漿液,用來喂沒有接受過這種試驗的渦蟲。
結果是令人驚奇的:那些沒有受過試驗的渦蟲,一見到光束也馬上避開了。
這說明動物的記憶很可能存在于體內的某種物質 例如蛋白質之中,可以從一個個體移植給另一個個體。
后來,英國的科學家開始用蜜蜂做相關的試驗。
他們用儀器從成年蜜蜂腦中提取出記憶蛋白,然后注射到正在蛻變的幼蜂的腦中。
當這些幼蜂剛剛能飛時,科學家把它們帶到1000米以外那些成年蜜蜂經常采蜜的蜜源處,然后放飛這些接受試驗的幼蜂。
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從小足不出戶的小蜜蜂居然能憑借著那些成年蜜蜂的記憶,準確地返回原地。
顯然,這些小蜜蜂從未親自體驗過這種行為,它們的記憶是由成年蜂腦中移植來的。
科學家們還發現,接受試驗的另外還有一些小蜜蜂,由于沒有接受過記憶移植,當它們被帶到那個蜜源處放飛的時候,一下子全都慌了神,只是向四處胡亂飛。
捐贈的副產品 目前,一些科學家認為,人的記憶和性格并不只是以密碼的方式封存于自己的大腦之中,人的記憶其實遍布于整個身體。
他們聲稱,人的意識來源于人體中每一個活細胞共同協調,是這些細胞一起創造了意識。
在美國佐治亞州,曾經有一名69歲的男子,名叫桑尼·葛漢,他在成功接受心臟移植手術12年后,毫無預警地開槍自殺了。
這種自殺方式與當初把J已臟捐贈給他的泰瑞·卡托的自殺方式一模一樣。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教授施瓦茲記錄了70多起類似葛漢的案例,都是心臟的受捐贈人呈現出捐贈人的部分人格特質。
他們認為,人體內的心、肝以及每個器官都儲存著個人的記憶、驅動著個人的情緒,并影響個體的個性。
此外,另外一些科學家們從動物身上取得的成功經驗表明,動物大腦存在著一種化學記憶密碼,而這種化學物質是由細小的蛋白質分子—多膚組成,多膚是由一系列小分子排列組合而成的復雜生物大分子,每種排列次序和組合代表一種記憶。
有科學家聲稱,只要把這種化學物質轉移,人的記憶力也隨之轉移。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理查德·湯普森提出了 記憶倉庫說。
他認為有記憶的動物都將記憶儲存在腦子的記憶倉庫中。
如果破壞了記憶倉庫,那么就會失去記憶。
如果移植了記憶倉庫,記憶也會隨之轉移。
實際上,人類的記憶力移植比動物要復雜得多,也許真的有一天,科學家們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努力,能夠把一個人大腦組織里的記憶移植到另外一個人的大腦中。
當科技發展到能夠移植記憶時,不知被移植記憶的人在法律上究竟算哪個人? 免責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5702-0.html記憶移植之謎:記憶移植真的能夠實現嗎?歷史真相是什么?不該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