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人民擁有十分驚人的智慧,不然聞名中外的萬里長城也不會被列入世界奇跡之中。
其實這種智慧不僅體現在建筑方面,在醫(yī)學方面也有表現。
舉個簡單的例子,古代時期也有很多人家會豢養(yǎng)狗,或許是用來看門,或許是當作寵物。
但是眾所周知,飼養(yǎng)犬類很容易被它咬傷。
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被咬傷的人可以去診所接種狂犬疫苗,以此來預防狂犬病。
可是在古代,被狗咬傷之后,人們會采取什么方法來治療狂犬病呢?今天就向大家介紹這種方法,雖然十分嚇人,但是效果卻十分有效。
01 根據科學資料記載,使用注射狂犬疫苗和球蛋白的方法來治愈狂犬病,最早出現在19世紀的末期,這一偉大的發(fā)現來自法國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
那么在19世紀末期之前,大家都是怎樣治療和控制狂犬病的呢?有歷史記載,我國古代的確有一種方法能夠治療狂犬病。
畢竟狂犬病的危害不小,為了盡可能地減小危害,人們不得不想出一些奇怪又可怕的方法。
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火炙烤被狗咬傷的地方;一種是將瘋狗殺掉,取其腦髓放在被狗咬傷的地方。
這兩種方法乍一聽有些嚇人,甚至有些毛骨悚然,但是效果卻出奇地好。
02 其實我國古人用的這兩種方法并不是沒有任何根據的,用火炙烤傷口的原理類似于今天所說的高溫滅菌;而有瘋狗腦髓敷傷口的方法則與接種狂犬疫苗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在古代人們的腦海中并沒有關于科學的概念,但是他們所研究出來的偏方的確對病癥有奇效。
很多人在看到這兩種方法之后感覺十分荒唐,甚至有些可笑,但是在缺乏科學的年代里,人們恰恰是用這種可怕又荒唐的方法,治好了狂犬病。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顯示,我國古代把被狗咬傷的病癥叫作癟咬病,而狂犬病一詞則是后來從他國引進的。
我國古人在《左傳》中就發(fā)現了癟咬病的危害,并將其病發(fā)時的明顯癥狀記載了下來,供后人參考。
到了春秋時期,就有人研究出了用瘋狗攻擊他人的方法。
他們通過一定的方式來驅趕瘋狗,致使瘋狗咬人,導致被咬到的人染上癟咬病不治身亡。
這個辦法可以說相當狠毒,既不用自己動手,又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除掉目標。
根據《淮南子》的記載,西漢時期的鄭國就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一位臣子是被瘋狗追咬,導致受傷最終死去了。
03 到了東晉,一位叫葛洪的大夫撰寫了《肘后備急》,其中詳細地介紹了癟咬病,還找到了幾種能夠治療這種病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葛洪之前,大家對于癟咬病的認識只停留在殺掉身為傳染源的瘋狗這個程度,根本沒有人知道如何在被咬傷后進行處理,所以說,葛洪的這本書對人們有極大的幫助。
前文中所提到的用火炙烤傷口和把瘋狗的腦髓敷在傷口便是葛洪這本《肘后備急》中所提到了。
除了《肘后備急》以外,孫思邈所著的《肘后千金藥方》中也有相同方法: 莫出于灸, 百日之中, 一日不煙者, 方免于難, 若初見瘡痊痛定, 即言乎復者, 大禍立至, 死在旦夕。
有趣的是,在《肘后備急》這本書中的許多方法聽起來都匪夷所思,但是效果都不錯。
獲得了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就是從《肘后備急》中獲得的思路,從而提取了青蒿素。
結語 除了這種可怕的治療方法之外,《肘后備急》還提出了狂犬病的潛伏期。
書中指出,這種病有21天的潛伏期,也就是說,在被狗咬到之后,至少要觀察21天,發(fā)現的確沒有什么癥狀,才能夠確定并未感染狂犬病。
隨后便提出了前文中提到的兩種治療狂犬病的方法,雖然在現在看來,兩種方法有些野蠻粗暴,但是這些方法都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不然古代人民也不會一直沿用。
參考文獻:《淮南子》、《肘后備急》、《肘后千金藥方》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2637-0.html古時候沒有狂犬一面 古人被狗咬了都是怎么處理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