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薩蘇到京都去玩,結果因為看到一個神社而忍俊不禁,回來以后,就寫了這樣的一篇文章——
日本神社里負責網絡的大神是誰?
如果經過時順便來看看,兩端飛起的紅色“鳥居”牌樓、苔痕宛然的信徒獻燈,這座叫做“電電宮”的日本寺廟,也沒什么奇特的,除了名字有點兒讓人莫名其妙,就是一座日本常見的神社而已。
日文的?不要緊,讓我來翻譯一下好了。
“電電宮——電氣、電波的守護神。”
這座神社,位于京都嵐山北麓,按照它的介紹,的確是“祭祀電氣、電波的祖神”,并保佑一切“電力、電器、電波、電子等電氣相關產業之事業發展與安全無事故”。
也就是說,這里供奉的神,管的是冰箱、彩電、英特網和核電站!
這段介紹,足以讓我們對“神”的概念產生震蕩性的反思。
說起來,我們的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直到清朝,還封過不少人物做土地爺或城隍的,但是,我們實在無法想象“神”可以跟高科技聯系起來。
您,能想象如來佛在雷音寺里裝倆閉路電視或者孫悟空在日光燈下抓虱子的場面嗎?
那除非是周星馳坐化了。
但日本就不管這一套,愣是弄出一個專管電氣的神來,而且囊括一切高科技!這樣的“與時俱進”,真讓人有點兒暈頭轉向。
今天到京都賞櫻花,在渡月橋邊喝茶的時候,茶鋪子的主人聽說我是做網絡工作的,就建議我上山去拜拜神,以便工作上萬事如意。老頭兒說這個神社可是全日本都有名的。
當時以為我的耳朵聽錯了——天下還有管網絡的神仙么?
看老頭那一本正經的樣子又不像惡搞。
沒想到順著山道往上,竟然真的找到了這座叫做“電電宮”的神社!而且香火還蠻盛的。
其實,老薩實在有些少見多怪,日本的神仙,是在不斷增加和補充的,功能也日漸增多,以便為這個紛繁的世界提供更可靠的服務。比如,連觀世音菩薩,也要負責飛機的安全和誤點呢。
京都桂川邊供奉的“飛云觀音”,職責就是為出門的人負責“航空安全”的。
莫非,要是日航摔了飛機,觀音也要扣獎金?
想到這兒,薩不由得有點兒走神。心想,日本的經濟危機,看來的確到了挺嚴重的地步,您看,連神仙們都想法子開源節流搞副業,擴大營業范圍呢。
莫非,這年頭神仙也不旱澇保收了?
這個念頭,在我走到天龍寺的時候,一下子變成了肯定的答復——
為什么肯定了呢?您看啊,天龍寺居然有個地方叫做選佛場!“選佛場”啊!連佛都要差額選舉了,神仙們還有可能旱澇保收嗎?
都是這該死的經濟危機鬧的……
其實,上面的文字不過是玩笑,所謂“電電宮”和經濟危機一點兒關系也沒有。這個神社是1969年建立的,建立者是當時的日本近畿電信局長遠藤正介。理由很正規堂皇——“電力、電波、電子の発達は人類の生活文化向上に大きく貢獻し、世界の平和と繁栄に不可欠なものであります”(電力、電波、電子的發達帶來了人類社會和文化的極大進步,也是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不可欠缺的部分)。
這一段還蠻有邏輯的。
“この今日の進歩発展は目に見えぬ神仏の加護によるところ大とし、その祖神を奉祀する”(這方面能夠得到如此巨大的發展,與看不到的神佛之保佑關系極大,因此在此供奉其祖神)。
這一段要讓一貫用科學對抗迷信的堅定人士,比如方舟子先生聽見,恐怕有撞墻的危險。
別管怎樣,就像梨園供奉祖師爺唐明皇,木匠供奉祖師爺魯班一樣,這位電信局長供奉的自然是電氣的祖師爺,并且日本人不由分說就把人家變成了神。
也不知道這事兒歸哪個部門批準。
這樣,也許大家會感到有點兒好奇,這電電宮里供奉的電氣祖神,是誰呢?
等薩弄明白了,差點兒橫著出去——
原來,這里面供奉的祖神,按照日本人清晰的邏輯居然是兩位,這很符合電學的原理——一位神仙是管強電的,另一位神仙是管弱電的。
細看,這兩位原來還都是外國神——
電電宮神社里面供奉的強電大神祖師爺,叫做トーマスアルバエジソン,弱電大神祖師爺,叫做ハインリッヒルドルフヘルツ。
不認識?不要緊,咱再給翻譯一下,トーマスアルバエジソン,我們人叫做托馬斯·A。愛迪生,ハインリッヒルドルフヘルツ,我們叫做海因里希·R。赫茲……
錢鐘書先生說世界各國只有俺們最重視科學,給科學家大官做。看來,錢先生把日本給忘了,日本比還重視科學,讓科學家當大神呢!
不過,打破頭,俺也想不清楚這二位不通日語的老大,是怎么處理神社的日常事務的……
在日本的生活,也真是不盡乏味啊。
大家都知道,在趙匡胤稱帝前后,最受重新的大臣是趙普。為什么趙普受到皇帝如此的厚賞?其中,有公有私。趙普很早就追隨趙匡胤。早在趙匡胤從軍之前,其母杜夫人就請來趙普為趙匡胤講習學業,兩人一見如故,無話不談。在周世宗攻打清流關之時,作為門門客兼老友的趙普前來投奔趙匡胤,并獻策奔襲至后唐皇甫暉軍后,先奪取凃州,斷絕后唐軍后路,再和周軍前后夾擊。這一個計策非常大膽,也極為冒險。趙匡胤卻毅然選擇了相信趙普,并在清流關一戰中確立了自己在周軍中三巨頭的地位,執掌后周最為精銳的禁軍。
而在四年之后,趙普一手策劃了“陳橋兵變”,是擁戴趙匡胤稱帝的第一功臣。在歷史上,整個陳橋兵變中,趙匡胤仿佛是在眾人的一片吵嚷中,被逼披上黃袍,顯得很無奈的。其實不然,從前文我們分析趙匡胤兵變的“三步走”的情況看,早有預謀,是精心策劃的一場政變。而在整個兵變過程中,沖在前臺的是所謂“十大元帥”,但他們不過是沖鋒陷陣的武將,講到運籌帷幄,只有靠趙普。而在《宋史》中,是把這份首功,算在宋太宗的名下,其實當時趙光義僅僅21歲,從軍不久,官職卑微,在軍隊中談不上什么威信,更不是什么獨當一面的大將,這樣寫不過是為宋太宗奪位做好鋪墊而已。真正的功臣,是趙普。
可是,在宋太祖取得帝位之后,大家都封官加爵,而趙普卻只擔任了右諫議大夫、充樞密直學士的普通官職。為什么?
趙匡胤奪位之初,朝中尚有大量后周官員在徘徊觀望,淮南的李重進、潞州的李筠都是后周的死黨,而宰相王溥、范質德高望重,不能輕易拿下。趙普則長年在幕后,實際官職不高,資歷尚欠。于是趙匡胤讓王、范二人繼續為相,趙普參與軍政,在五年年之后,根基漸漸穩固,就明升暗降,陸續罷免王溥、范質,而趙普也在從征二李之后,被封為兵部侍郎、樞密副使之職,逐漸成為朝中大權實際的掌控者。在964年,趙匡胤即位的第五年,趙普拜相。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2639-0.html日本人也ldquo;與時俱進rdquo;:設立專管電氣高科技的神是怎么回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