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新年伊始,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朱芝松前往合慶鎮老集鎮、南社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川沙新市鎮城東社區征收安置房項目,現場調研加快推進浦東城市更新工作。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道 “住有宜居”是承載群眾幸福期待的“關鍵實事”。1月2日,新年伊始,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朱芝松前往合慶鎮老集鎮、南社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川沙新市鎮城東社區征收安置房項目,現場調研加快推進浦東城市更新工作。至2023年底,浦東“城中村”和舊住房成套改造累計受益居民1.6萬戶,中心城區街道范圍“城中村”點位清零。
“兩舊一村”改造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重要論述、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重要舉措。浦東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承擔著特殊的使命,各方面都要爭第一,創一流,也對快速高質量推動征收安置房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浦東新區高度重視安置戶入住安居,舊城區新顏煥發,城市建設高效有序,為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提交一份高質量答卷。
“十四五”以來,浦東新區按照年均開工150萬平方米、竣工150萬平方米的規模加快實施。2023年完成開工150.57萬平方米,竣工150.9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年度目標。當前,浦東已完成中心城區成片和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的改造任務,“兩舊一村”改造重點是“城中村”改造和舊住房成套改造。
如何積極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彰顯制度優勢的超大城市發展之路?浦東新區圍繞2028年完成“兩舊一村”改造的目標任務,城中村改造按照整體改造、規劃拔點、整治提升3種方式提速推進,舊住房成套改造按照區域煥新、功能更新、原址整新3種路徑加快實施。
北蔡鎮中界楊橋“城中村”改造的黨建引領“三字訣”、南碼頭路街道六里新村不成套房屋改造的一根黨建“繡花針”、精織征收“雙面繡”的“1336”工作法……在改造實踐中,浦東新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和基層治理新思路、新方法、新經驗,讓每一位群眾都能感受到城市發展的新變化、新成效。
六里新村、向東新村在充分收集居民意愿、分析實施改造可行性基礎上,首創采取公租房項目征收對不成套職工住宅實施改造,既從根本上、一次性解決群眾居住問題,更對區域人才安居提供長遠支撐。唐鎮小灣村將規劃新增超90萬平方米產業用地,與張江、金橋副中心聯動發展,首次實現了以產業捆綁為主導的“城中村”開發模式,進一步發揮產業驅動集聚效應。
作為全市首個以產業項目為主帶動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唐鎮小灣村“城中村”改造項目跑出了浦東城中村改造的“引領區速度”。自上海市政府認定批復到啟動征收簽約僅用134天,實現“當年批準、當年啟動”。至1月1日,居民簽約率已達到99.8%,正在全力沖刺征收清盤。
未來脫胎換骨的小灣,將釋放近100萬平方米產業用地,升起一座“科、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智能制造千億產業大平臺。面對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無人駕駛等新興產業、新興人群的不同需求,小灣將提供新型儲能設施、新型算力設施、機器人友好配送等更多符合產業需求的服務設施,打造智能終端制造基地特色產業社區,為浦東科創中心建設、張江科學城建設、產業能級提升以及集體經濟長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攻堅克難中破解發展難題,浦東在基層不斷迸發的創新舉措、特色亮點,共同激起群眾配合舊改的強大凝聚力,有效推動“兩舊一村”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取得實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按照“需求導向、分類統籌、跨年度考慮”原則,浦東新區2024年度計劃再開工、竣工各150萬平方米,推進凈地項目約150萬平方米。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5827-0.html上海浦東“兩舊一村”改造接力跑出新年“第一棒”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