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臺系的IC封測代工(OSAT)產業來說,2023年確實充滿了挑戰。國內市場在解除封鎖后,需求并未如預期的那樣強勁復蘇,導致這波庫存的去化時間不斷延長。盡管業內人士認為最壞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但仍然沒有看到明確的長單需求。然而,從長遠來看,許多封測供應商仍然對AI、高效運算(HPC)以及車用電子等領域的大量需求保持樂觀態度。
欣銓科技一直專注于車用電子、HPC、第三類半導體等專業IC測試領域。特別是在車用電子方面,電動汽車取代傳統汽車的速度正在加快,而電動汽車的IC含量是傳統燃油車的5倍以上。加上汽車制造商對IC的可靠性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確保IC的測試質量成為了關鍵。欣銓目前的車用和安控營收比重已經達到了20%,并計劃在未來將這一比例提升至30-40%。
近期,由于AI相關芯片測試需求的快速增長,元電科技的第四季度營收有望與第三季度持平。盡管2023年全年的營收預計將同比減少10%,但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隨著京元電大客戶的手機業務逐漸復蘇,以及PC市場的復蘇,長期來看,AI GPU測試的需求將會持續增長。
另外,小芯片(chiplet)成品測試正在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根據行業分析,傳統的芯片制造過程通常需要進行多次測試,以確保芯片的質量并減少后續過程的浪費。在芯片封裝前進行針測,封裝后的成品需要進行最終的測試程序。然而,在系統芯片解決方案中,尤其是HPC芯片尺寸較大,因此更加注重芯片針測。當多項功能被整合到單一芯片時,晶粒尺寸會變得很大,這也使得單一芯片的成本大幅增加。在過去,針測在封裝制程中扮演著確保晶粒正常運作的重要角色。但目前,供應鏈中的芯片品質主要由晶圓代工廠負責,而測試程序也同樣由他們負責,例如臺積電等公司。
然而,對于系統級封裝(SiP)解決方案來說,不同的芯片必須被整合成SiP架構,封裝后的成品需要進行更為復雜的測試程序。由于架構復雜,需要更多的測試程序來確保SiP模塊的功能正常運作,例如電源完整性測試、信號完整性測試以及機械性測試等。
小芯片晶粒尺寸比整合過的系統芯片小,因此在SiP方式中針測所花費的時間不會太多。隨著SiP模塊中小芯片的數量不斷增加,封裝后對每個小芯片進行逐一測試變得不切實際。“因此需要系統級測試技術來測試整個模塊”。
系統級測試可以涵蓋功能級測試以驗證小芯片之間的連接性,也可以進行壓力測試以驗證在大量負載下芯片的正常運作。例如確認電源管理IC(PMIC)能否在系統需求下提供足夠的電流,SiP設備可以使用一些排針/球作為測試點來提供內部信號可見性并監控只在SiP范圍內的電壓軌。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35508-0.htmlIC封測:小芯片測試趨勢與機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