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放下“雞娃”焦慮 拉近親子關系(主題)
58P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講述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 楊秀芳(副題)
不知不覺,開學的腳步已經臨近,家長們都或多或少有些焦慮情緒。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不計成本地為孩子報名參加興趣班,甚至進行“超前教育”。錢花了,時間也塞滿了,家長就能安心了嗎?并沒有。“雞娃”的背后不僅是教育的“內卷”,更是家長無法排解的焦慮。
從醫以來,我見過很多家庭因為孩子學習問題而產生親子矛盾。家長們大多是帶著責備、抱怨甚至憤怒,把孩子帶入心理咨詢室。根據我的觀察,小學階段的孩子常見的問題是缺乏專注力,主要表現有:學習新知識困難、做事情容易分心、好動坐不住、粗心馬虎以及做事磨蹭。家長對此往往缺乏耐心,會批評甚至打罵孩子,之后又自我后悔,情緒崩潰。到了初中和高中階段,親子關系緊張導致的焦慮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有的孩子本來學習很好,卻突然變得厭學。有的孩子成績本就不那么突出,加之與同學相處時受到嘲笑或排擠,人際關系敏感,變得情緒不穩定,要么沉默寡言,要么煩躁不安,甚至覺得無助無望,缺乏價值感,最嚴重的是出現自傷自殘行為。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會表現出不一樣的焦慮。有的家長從放養式教育轉變為過度關注,不斷地詢問,甚至翻看孩子的書包、日記、手機等物品,殊不知這會讓孩子覺得和家人相處沒有空間感和安全感,把家長推得更遠。對孩子學習要求過高的家長,經常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要求孩子爭分奪秒地學習。為了解孩子學習情況,有的家長時不時地端茶、送水果,總希望孩子在自己的可視范圍內學習。有的家長會感到無能為力,心慌、煩躁甚至失眠。還有的家長干涉孩子的朋友圈,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也隨之緊張。
時間長了,即使是再好的親子關系也會被一點一滴的傷害給生生拉出一道隔閡。家長們為何鉚足了勁“雞娃”?究其根本,“雞娃”來源于家長內心的不安全感,對當下生活的不滿足以及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如果家長把這些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孩子身心會不堪重負。
在我的接診經歷中,有一個家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位患者正在讀高二,學習壓力較大,在班級排名前十左右。她有一個姐姐,因為年齡和地域的差距,兩人平時較少溝通。她的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母親日日陪伴她。母親希望孩子今后比自己優秀,于是不停地給孩子安排補習課,幾乎沒有周末和假期。這位母親還總拿她和姐姐作比較,讓她逐漸失去自信。加上在學校和同學之間發生了誤會,她感到被孤立,逐漸厭學。在這種情況下,母親更多的是責備,沒有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直到孩子想跳樓、割手腕,家長才意識到教育和引導方式的不當。
類似的案例在心理門診中很常見。父母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的付出與孩子的感受匹配上?我在這里給家長提出幾點建議。
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拉近親子關系。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保持語氣平穩,溫和地說:“我看到你現在不太開心,能告訴我遇到什么困難了嗎?”而不要說:“一不高興就擺張臭臉,給誰看呢?”家長要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的處境,盡量說:“如果我處在你這樣的情況下,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倍皇钦f:“沒什么大不了,我們不能太脆弱。”溝通中,對孩子的成績要及時給予認可和鼓勵,不要吝嗇夸贊。家長要多說:“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你很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相信總有一天你會變成你理想中的樣子。”而不是說:“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別驕傲,這點努力不值得一提?!贝送?,溝通中要注意傾聽孩子心聲,傾聽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鼓勵孩子釋放壓力。
正確審視孩子的能力。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是父母的期待,也是心愿。但其實每個孩子對自己想要的人生都各有定義。只要孩子盡了最大的努力,我們就要給予肯定,認可他們的努力。
多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盡量淡化缺點。在這樣的相處模式中,我們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加強自主學習的動力。
時刻注意自己的情緒。當和孩子產生矛盾時,家長要先平靜下來,避免殃及池魚和情緒過度爆發,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提升自己應對工作和生活壓力的能力,做從容的父母。
(光明日報記者 李婷采訪整理)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373-0.html放下“雞娃”焦慮 拉近親子關系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西寧高原國際風箏邀請賽舉行
下一篇: 陜西寶雞舉行炎帝陵祭祀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