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道揭示,三星電子晶圓代工事業部半導體設計自動化(EDA)合作伙伴中,有三分之一為中國公司。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在三星晶圓代工事業部23家EDA合作伙伴中,中國有8家,僅次于美國的12家,凸顯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不斷擴張。
全球EDA市場一直被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三大巨頭壟斷。然而,近年來,國內EDA企業在國內需求和國際環境的雙重影響下嶄露頭角,陸續挑戰三巨頭的霸主地位,推動著EDA國產化的深入發展。
盡管國內EDA行業大多專注于具體工具和點的突破,但不能忽視的是,實現從單點工具到全流程工具鏈的演進,對國產EDA軟件的突圍至關重要。
在ICCAD 2023上,上海合見工業軟件集團聯席總裁徐昀和深圳鴻芯微納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聯合創始人王宇成博士接受媒體采訪,分享了本土EDA企業在實現全流程覆蓋方面的進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作為連接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和封測的關鍵紐帶,EDA的地位備受矚目。隨著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迅猛發展,EDA市場規模持續上升,年復合增長率達14.7%,超越全球均速的10.9%左右。
然而,本土EDA企業仍面臨巨大挑戰。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巨大、周期漫長是主要阻礙。徐昀表示:“全流程工具鏈是否完善,代表著EDA供應商的核心競爭力的高低。若不是全鏈條、全流程工具平臺,本土EDA公司可能會受限于國際大廠的競爭。”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34809-0.html國際大廠壟斷EDA市場,國內EDA如何破局?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國內大廠囤AI芯片,抬高AI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