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聯發科正式發布了新一代移動端旗艦SoC——天璣9300。作為一款面對AI時代用戶需求的手機SoC產品,天璣9300不但采用了性能強勁的全大核CPU架構,同時也大幅提升了SoC的GPU與AI算力,為用戶與終端廠商帶來了一顆性能表現遠超同類競品的移動端旗艦SoC。
經過前期對于聯發科天璣9300工程機的測試,我們發現天璣9300不但在多核跑分方面超越了此前手機CPU性能的王者:蘋果A17 Pro,同時在能效方面的表現也相當令人感到驚喜。
并且在基準性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時,天璣9300還搭載了強大的AI算力支持端側AI大語言模型,為智能手機邁向生成式AI時代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礎,下面我們就結合實測數據,為大家帶來全面解讀。
多核跑分超越A17 Pro 全大核架構實測
本次天璣9300架構設計的一大亮點便是拋棄了過去大中小核心的傳統架構設計,換用了全新的全大核CPU架構。天璣9300的CPU部分由4個Cortex-X4超大核以及4個Cortex-A720大核組成,沒有小核。
其中超大核的最高頻率可達3.25GHz,大核頻率為2.0GHz。與之相比,驍龍8 Gen 3是由1顆Cortex-X4超大核+5顆Cortex-A720大核+2顆Cortex-A520小核組成的。
可以說這次天璣9300的CPU架構設計思路和蘋果的A系列處理比較接近,目前蘋果A17 Pro是2顆大核+4顆小核組成的,注意這里蘋果的小核雖然叫小核,但是它的規模和性能甚至比主流的大核都要強。
所以我們更科學的叫法應該是性能核心與能效核心。也就是說這次天璣9300的4顆Cortex-X4超大核是性能核心,4顆Cortex-A720大核是能效核心。
在采用全大核架構之后,CPU性能的提升可以說是必然的,不過大家肯定也會擔心全大核架構的能效問題。
通過與聯發科方面的技術人員交流后,我們得知在當前的手機應用場景和芯片制程工藝發展的條件下,小核心的能效表現在很多情況下并不優秀,特別是不支持亂序執行的特性使其在應用場景中難以更高效地完成計算工作。
因此采用全大核架構將會大幅提高手機處理器的運行效率,通過更高效快速完成計算工作的方式來降低功耗,節約電量。
那么天璣9300的CPU性能表現究竟如何呢?下面就來一起看一看。這里需要先說明兩點:
一、本文的天璣9300工程機測試數據為實驗環境下測得,并非量產機在標準環境下的跑分結果。
二、本文中的其他機型數據為量產版機型在25攝氏度室溫的標準環境下,基于各款機型最新系統固件版本測得。
經過實測,在反映CPU性能的Geekbench 6.2跑分測試中,天璣9300的單核得分為2215分,和同樣采用Cortex-X4超大核的競品型號成績接近,表現正常。
在多核測試中,天璣9300得分為7733分,超越了A17 Pro,對比主要競品型號優勢相當明顯。可以認為憑借全大核架構的優勢,天璣9300成為了當下手機移動端SoC多核性能的天花板,并且直接領先主要競品一個身位。
在大家普遍關注的安兔兔V10版本跑分測試中,天璣9300工程機也直接超越了一眾安卓旗艦手機,取得了213.9萬分的超高得分,成為了目前的安卓智能手機性能天花板。
對于大家關注的實際功耗問題我們也進行了簡單的測試,在對CPU性能要求極高的《原神》須彌跑圖測試中,畫面設置為極高畫質+60幀。
《原神》游戲畫質設置
天璣9300工程機測得15分鐘平均幀率為59.7幀,軟件讀取平均功耗為4.63W,對比同場景下其他機型的功耗,天璣9300的表現更為出色。
由此可見,全大核架構并不會帶來實際應用功耗的提升,反而能夠通過更高效率的運算來降低整體的功耗水平。
在日常應用場景之中,天璣9300將主要通過“做得快,休息快,更低功耗”的方法來降低功耗,提升能效。
例如根據聯發科官方的介紹,通過系統優化,在原神 60FPS 極高畫質游戲 + 微信視頻通話的雙開重載運行場景下,對比過往機型天璣9300平均幀率表現可以提升15.5%,平均功耗可以降低12.3%,實現性能提升與功耗降低的兼顧。
對于大家普遍關心的全大核架構的兼容性與待機能效問題,我們也專門與聯發科的技術人員進行了交流。
首先是兼容性問題,聯發科方面表示:CPU相比GPU在驅動和系統優化方面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在充分發揮全大核架構性能優勢的問題上,聯發科一方面內部持續對天璣平臺進行性能優化,另外一方面也積極與終端廠商還有軟件生態進行緊密合作,幫助開發者針對全大核架構進行性能優化,同時聯發科還在與谷歌進行合作,從安卓系統底層對全大核架構進行優化。
在待機功耗問題上,聯發科方面表示:在提高整體運行效率的基礎上,將會做到讓CPU核心在需要省電時能夠“睡得更沉”從而降低功耗,同時在面對雜亂的系統應用性能需求時,將會通過算法調度進行集中處理或者通過SoC的其他模塊來完成計算工作,相關的優化也在持續推進中。
通過實際的測試成績,我們可以看到全大核架構確實可以帶來性能與能效的雙重提升,特別是天璣9300并未出現大家此前所擔心的功耗暴漲的問題,反而通過更高的運行效率實現了出色的能效表現。
就目前的芯片工藝制程和實際應用環境而言,在小核心能效優勢不再以及用戶應用性能需求日漸提升的條件下,移動端旗艦SoC上應用全大核CPU架構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這一路徑也得到了整個行業的認可,例如蘋果A系列處理器近年來一直都在采用“性能核心+能效核心”的全大核架構,高通驍龍8系列處理器也在不斷減少小核心的數量。
因此本次聯發科在安卓移動端旗艦SoC采用全大核架構可以說對整個都起到了示范作用,通過實際的性能與能效表現讓廣大廠商與消費者看到了全大核架構的優勢,進而在后續跟進。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全大核架構的天璣9300可以幫助其獲得更強的終端性能以及更為出色的游戲與應用體驗。
引領移動端游戲光追發展 GPU性能解析
聊完了全大核架構驚艷的CPU性能表現,我們再來看看天璣9300的GPU表現。天璣9300本次內置了12核心的Immortalis-G720圖形處理器,架構也有所升級,可以帶來性能與能效表現的全面提升,那么這個提升有多大呢?
經過實際測試,在GFX的Aztec 1440P vulkan 離屏跑分測試中,天璣9300直接跑出了98幀的優秀成績,全面超越兩大友商。
另外在BaseMark的光追性能測試中,天璣9300成績為4714分,全面超越了友商和過往機型,是目前移動端手機SoC中硬件光追性能的王者。
這里肯定也有人要提出疑問,GPU性能這么強,那么功耗會不會也特別高呢?對此我們自然也進行了測試,在對于GPU性能要求極高的《崩壞:星穹鐵道》的羅浮仙舟15分鐘跑圖測試中,畫面設置為非常高畫質+60幀。
天璣9300工程機實測平均幀率為58.8幀,平均功耗為5.12W,與之對比搭載驍龍8 Gen2的小米13 Pro的實測平均幀率為58.9幀,平均功耗為5.88W。
《崩壞:星穹鐵道》天璣9300實測平均幀率
《崩壞:星穹鐵道》天璣9300實測平均功率
可以看到,在平均幀率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天璣9300的功耗要比上代友商旗艦芯片低21%左右。由此可見,天璣9300在運行相同的游戲場景下能效表現對比上代旗艦具有明顯優勢。
更優秀的能效表現可以讓用戶在實際游戲的過程中更少遇到手機發熱降頻的問題,同時強大的性能也為游戲廠商開發內容更加豐富的游戲體驗提供了基礎。
為了進一步提升天璣9300平臺的游戲體驗,聯發科還帶來了全新的“星速引擎”技術,通過整合過往游戲自適應調控技術和全大核架構優勢,以及持續推進與游戲廠商的生態合作,實現了天璣9300在運行國內主流手游時的效率提升。
除了傳統的GPU性能之外,GPU的光追性能在最近幾年也受到了普遍關注。聯發科作為率先推出移動端硬件光追技術并持續保持性能領先的芯片廠商,其今年也在持續推動“天璣追光行動”開展,預計短期內就會有采用硬件光追的主流手游與玩家見面。
屆時,玩家可以在搭載天璣9300的移動終端上暢玩60幀拉滿的移動光追游戲大作。此外,本次天璣9300還新增了對于全局光照技術的支持,讓游戲光影變化體驗進一步接近主機平臺。
驅動智能手機邁入生成式AI時代 AI性能解析
近年來生成式AI技術的應用已經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行業和個人開始將生成式AI技術融入生產與生活當中。智能手機作為日常頻繁使用的終端設備,其也自然而然成為了各類AI技術落地的載體。
特別是AI畫圖,AI人像照片生成等技術已經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同時高昂的云端算力費用和高端PC顯卡價格也成為了大眾體驗生成式AI技術的障礙。例如此前爆火的人像證件照生成服務需要繳納VIP費用才能夠使用,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利用手機強大的算力來本地完成輕量化的生成式AI運算工作呢?
答案自然是可以的,天璣9300作為一款面向生成式AI時代的移動端旗艦手機SoC其率先內置了硬件生成式AI引擎,同時擁有領先業界的LoRA融合(Low-Rank Adaptation)的端側技能擴充技術NeuroPilot Fusion,特有內存硬件壓縮技術,可以實現在手機芯片運行330億參數的AI大語言模型,并且和vivo合作,實現在端側運行70億和130億AI大語言模型,讓每一臺搭載天璣9300的手機都可以獨立運行生成式AI。
經過實測,天璣9300通過搭載第七代APU處理器,在權威的AI Benchmark跑分測試中取得了3145分,遠超過往機型。
在測試現場,聯發科的工作人員演示了端側運行的生成式AI技術,在天璣9300強大的算力加持下,手機僅需不到一秒便可以完成“文生圖”運算,并且還可以連續運行“文生詞”應用。
為了方便開發者調用天璣9300強大的AI算力,聯發科提供了生成式AI開發套件NeuroPilot,支持快速部署生成式AI模型并在APU上高效運行,同時提供全面的工具鏈以供開發豐富的AI應用程序。
影像能力再進化 集成雙安全芯片
在影像方面,天璣9300內置了全新升級的旗艦級的ISP影像處理器 Imagiq 990,支持AI語義分割視頻引擎,OIS光學防抖專核等先進影像技術,為終端廠商打造影像旗艦手機提供平臺。
同時天璣9300還搭載了MediaTek MiraVision 990移動顯示處理器,擁有旗艦智能電視級的AI景深畫質引擎;搭配 MediaTek MiraVision PQ 圖像畫質增強技術,可以動態調整主要物體的對比度、銳度和顏色,增強整體圖像的立體感,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
連接技術方面,天璣9300支持Wi-Fi 7,最高理論峰值速率可達6.5Gbps,集成5G調制解調器,支持 Sub-6GHz 四載波聚合(4CC-CA)和多制式雙卡雙通,搭載MediaTek 5G UltraSave 3.0+省電技術。
此外,天璣9300還集成了雙安全芯片,專用安全芯片采用了先進的用戶數據安全設計,能夠從開機源頭開始保護個人隱私,同時具有物理隔離計算環境,讓個人數據的加密和解密操作更加安全。
總結
通過實際測試,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天璣9300的性能表現處于當下旗艦手機SoC的天花板水平,特別是在全大核架構的加持下,其多核性能與能效表現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多項測試中都能夠領先主要競品芯片。
在日漸紅海化的手機市場競爭中,天璣9300的出現進一步打破了旗艦芯片市場原有的格局,為手機廠商和消費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旗艦產品選擇。
同時天璣9300對全大核CPU架構應用也為當下智能手機所面對的能效瓶頸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我們相信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安卓芯片廠商選擇跟隨聯發科選用全大核CPU架構,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旗艦手機產品認準全大核CPU架構。
同時天璣9300在生成式AI技術方面的進展也對整個行業的前進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打破了手機應用體驗近年來毫無發展的僵局,將智能手機可以變得更加智能,從而成為用戶擁抱AI時代的終端入口。
不過正如我們所常說的跑分不代表實際的用戶體驗,想要打造優秀的終端用戶體驗不但需要芯片廠商設計出用戶強大性能的芯片,同時也需要終端廠商與開發者進行持續的深度優化,就比如vivo和聯發科在端側生成式AI部署上的合作一樣,這種持續地深度合作是手機行業不斷推陳出新為用戶帶來更好體驗的重要基石。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5-17660-0.html全新一代安卓性能天花板!聯發科天璣9300實測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