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Intel 1971年首款微處理器4004誕生以來變革幅度大的產品,代號Meteor Lake的第一代酷睿Ultra今天終于正式發布了!相關筆記本、迷你機產品也會陸續發布上市。
有關于酷睿Ultra的制造工藝、架構設計、技術特性等,之前我們已經做過深度解析,還參觀過酷睿Ultra在馬來西亞的封測工廠流程,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今天,重點講講大家非常關心的具體型號、性能。
【型號規格解析】
閑話少敘,直入正題:
以上就是酷睿Ultra家族的全部產品型號、規格參數,分為H、U兩大系列。
注意上市分為兩波,第一批首發的是28W H、15W U,更高功耗的45W H、更低功耗的9W U則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包括唯一的酷睿Ultra 9。
28W H系列有四款型號,高端是酷睿Ultra 7 165H,6+8+2 16核心22線程,三級緩存24MB,P核、E核加速頻率分別為5.0GHz、3.8GHz。
集成Arc 8銳炫核顯,共有8個Xe核心(128個XMX引擎),高頻率可達2.3GHz,支持硬件光追、DX12 Ultimate、XeSS、AV1編解碼。
酷睿Ultra 7 155H P核加速頻率降至4.8GHz,核顯加速頻率降至2.25GHz。
酷睿Ultra 5 135H/125H去掉了2個P核,改為4+8+2 14核心18線程、18MB三級緩存,P核加速頻率分別為4.6/4.5GHz,E核高都是3.6GHz。
核顯降級為Arc 7,也就是7個核心,頻率則都是2.2GHz。
28W H系列四款的基礎功耗是28W,高睿頻功耗64W,其實就相當于12/13代酷睿的P系列,但因為能效延展性非常好,OEM廠商可以就基礎功耗設定在38W或者40W這樣更高的檔次,睿頻功耗就能達到115W。
15W U系列也是四款型號,酷睿Ultra 7 165U/155U、酷睿Ultra 5 135U/125U——數字編號和28W H系列是一樣的,只是后綴不同。
它們都又一次去掉了2個P核,只有2+8+2 12核心14線程、12MB三級緩存,P核加速頻率43-4.9GHz不等,E核則是3.6/3.8GHz兩個檔位。
核顯都改成了普通的Intel Graphics,頻率1.85-2GHz不等。
15W U系列四款的基礎功耗是15W,高睿頻功耗57W,不像28W H系列那樣可以擴展更高。
內存支持上,以上八款處理器都是DDR5-5600、LPDDR5/5X-7647,大容量分別為64GB、96GB。
明年的酷睿Ultra 9 185H將是目前唯一一款酷睿Ultra 9序列的型號,唯一不同就是頻率更高,P核可以加速到5.1GHz,核顯可以達到2.35GHz,相比于酷睿Ultra 7 165H分別高了100MHz、50MHz。
它的基礎功耗直接設定在45W,這才是以往H系列的水平,而大睿頻功耗為115W。
酷睿Ultra 7 164U、酷睿Ultra 5 134U(注意后一位數字變成了4)將基礎功耗進一步降低了9W,大睿頻功耗30W。
它倆的CPU部分和15W U系列都是2+8+2核心、12MB三級緩存,但高頻率只有4.8GHz、4.4GHz,而核顯也是基礎的Intel Graphics,4個核心。
內存降級為僅支持LPDDR5/5X-6400,大容量64GB。
后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酷睿Ultra的所有型號都集成NPU神經處理器,支持PCIe 3.0 x2帶寬,可進行AI加速,既能獨立運算,也能聯合CPU、GPU協同運算,這方面將是酷睿Ultra宣傳的核心賣點。
筆記本產品陣容一如既往地龐大,即可開始陸續發布、上市。
OEM合作品牌超過35家,沒有一家缺席,首批產品設計就有超過230款。
隔壁能羨慕死……
與此同時,Intel Evo嚴苛認證筆記本也升級引入酷睿Ultra平臺。
這一次,Evo的各項指標要求沒有太大變化,當然增加了AI相關的,包括動態背景降噪、Windows Studio Effects視頻會議加速等等相關基礎應用場景。
續航要求不短于10個小時,快充時間控制在4個半小時以內。
酷睿Ultra Evo筆記本也即將批量推出,還有新的各種外設配件。
這是酷睿Ultra Evo筆記本的標識,看到它就知道是新一代了。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4-46413-0.htmlIntel酷睿Ultra隆重登場:28W能效逆天!AI性能領先競品5.4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