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消息,“奶價不行,市場上還是奶太多了,前段時間散奶甚至才1元多/公斤。”日前多位牧場負責人向財聯社記者如此表示。
從“得原奶得天下” 到當前原奶過剩,自2023年初“倒奶殺牛”后,牧場危機仍未解除。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牧場面臨“還要繼續殺牛嗎”的艱難處境。
2019年乳企加碼上游大量產能在兩年后集中釋放,疊加奶牛單產迅速提升,國內原奶供需失衡,奶價一路下滑,社會牧場即將面臨這輪周期的第二個虧損寒冬。
記者從業內采訪獲悉,原奶行業供需恢復還是要看奶牛去產能和奶粉消耗進程,當前原奶產量增速進一步放緩,2025年二季度價格有望企穩。
供應過剩
“奶價早就覆蓋不住成本了,目前新價格只有2.6元/公斤,但飼喂成本普遍2.2元/公斤,再加上場地之類的固定成本,綜合成本在3.2-3.5元/公斤左右。”北方某區域牧場生產負責人張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向頭部乳企供奶的徐平情況能好一點,他向記者表示:“牧場還是在虧損,我們奶價還保持在3元/公斤以上,近期是根據合同正常收奶,沒有拒奶情況,但一般過完春節到二季度(乳企)不一定會全收。”
今年原奶過剩情況更為嚴重,價格自年初一路下行,甚至沒有反彈。
國內原奶周期可劃分為2008-2013年年底、2014-2021年年中、2021-至今三輪,本輪原奶周期從2021年高點4.38元下跌至2024年9月底3.14元/公斤,跌幅已超過28%。
今年7月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在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表示,生鮮乳過剩情況顯著高于2023年,公斤奶利潤空間為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記錄以來首次進入負值,行業虧損面超過80%。
其分享數據顯示,今年4月-5月,龍頭乳企平均每天噴粉的生鮮乳達到2萬噸,約占收奶量的25%。截至6月底,龍頭乳企奶粉庫存量不低于3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以來行業持續“殺牛”去產能,但仍未扭轉供應過剩的局面。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我國原料奶產量2023年達到4197萬噸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再度增長3.4%。
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專家組長宋亮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至今年大致淘汰120萬頭牛,但是奶牛單產提升速度更快,現平均單產已經超過12噸,原奶總產量不減反增。同時各地奶牛淘汰速度和步驟不一致,總體來說供需關系難以逆轉。
拐點難尋
經歷長達3年原奶價格持續調整期,原奶供應過剩的影響已在大型牧場財報中全面顯現。
根據2024年上半年財報,上游4家上市牧場中除了優然牧業營業收入同比上升以外,現代牧業、澳亞集團和中國圣牧均同比下滑,凈利潤方面,上述四家均錄得虧損。
中國圣牧在半年報中表示,行業供應過剩的問題持續存在,乳制品制造企業由于需求低迷壓縮原料奶收購量,而上游企業的產能仍然處在歷史高位,原料奶價格持續走低。奶牛養殖行業正面臨銷奶難、原奶價低的生存困境,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
早受到沖擊的社會中小牧場日子則更加難捱。徐平透露,向頭部乳企供奶價格波動小,目前高于向中小乳企供奶社會牧場結算價格,向中小乳企供奶牧場雖然在奶價高的時候利潤豐厚,但在原奶下行周期風險更高,拒奶情況較多,前段時間二季度收散奶的價格便宜至1元多/公斤。
令張明和徐平感到悲觀的是,奶價回暖跡象依然渺茫。張明表示:“當前消費增量有限,此前噴粉儲存量依然較高,很快又要到奶牛產奶高峰期,乳企會將多余原奶進行噴粉,如果奶還這么多,乳企還會繼續壓價。”
伊利股份近期表示,雖然目前原奶產量依然是供大于求的狀態,但是無論是牛群數量,還是原奶產量增長趨勢都已經放緩。
在今年9月至10月,上游牧業會集中開展青貯采購工作,現金流會面臨一定壓力,這會推動產能進一步的出清。
同時三季度也是雙節需求旺季,原奶需求量也會有所增加。預計下半年牛群數量環比還會繼續下降,原奶產量增速會進一步放緩,原奶供需差距可能收窄。下半年,預計原奶價格的降幅會小于上半年。明年有望實現原奶供需的基本平衡。
蒙牛乳業在中報業績交流會上表示,預計明年上半年原奶供給還是過剩狀態,在2025年臨近中秋、國慶雙節的時候,奶業供需會達到相對平衡。
政策紓困
近期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肉牛奶牛生產穩定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對穩定肉牛奶牛生產作出部署,提到要幫助養殖場戶渡過難關。
《通知》中提出促進牛肉牛奶消費,推廣“學生飲用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拉動牛奶消費。
此外,還強化信貸保險政策支持,建立肉牛奶牛養殖場戶白名單制度,對暫時遇到困難的養殖場戶,通過合理展期、續貸等方式予以支持,不盲目抽貸、斷貸、限貸。
在宋亮看來,原奶行業供需恢復還是要看奶牛去產能進程。
當前牧場、乳企仍在加大淘汰牛力度、調整牛群結構。諸如龍頭乳企蒙牛乳業上半年僅存貨減值就達到3.46億元,莊園牧場2024上半年虧損超過去年全年,天潤乳業上半年虧損2790.78萬元,虧損原因為報告期內加大對低產奶牛及公牛的處置力度。
天潤乳業相關人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促消費政策將起到一些緩解作用,公司大規模淘汰牛工作上半年已經做完,下半年這部分壓力將會減少。
對于當前去產能形勢,宋亮進一步建議,全國統籌推行養殖配額制,根據土地、水和飼草量實現種養結合,此外協同工信、農業部門,建立總供求關系的預測預警機制,掌握準確數據。
對于行業來說,還將面臨這輪周期的第二個虧損寒冬,資金鏈緊張還要做好即將到來的冬儲飼料的準備階段,社會牧場的日子恐怕會更加艱難。
“除了等待奶價回暖沒有別的辦法,退出成本太高了。”有奶農向記者表示,“曾經一頭牛4萬元,現在好點的只能賣1萬1,淘汰牛幾千,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撐著,如果現在退出那就完全負債累累了。”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7-118566-0.html原奶價格持續倒掛 “牧場危機”仍未解除:還要繼續殺牛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投入超60億 京東4000套員工公寓已封頂:家具齊全 可拎包入住
下一篇: 我是萬沒想到 諾貝爾化學獎也給了程序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