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舉辦。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ADI)今年首次登上進博會的舞臺。
在ADI展臺上舉辦的“綠色新動力——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主題圓桌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徐爾曼、理想汽車副總裁孫廣敏、奧動新能源聯合創始人兼副董事長楊燁和ADI中國區汽車通信消費業務總經理許智斌就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合作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整體呈增長態勢
徐爾曼預測,按照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在“十四五規劃”末期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應該會超過燃油車的數量,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會成為汽車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從宏觀市場方面來說,根據2023年9月的最新統計,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是1,821萬輛,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幾年會持續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是1500萬輛,2030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達到2500萬輛。到那時新能源汽車在整個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將會超過80%。”徐爾曼說。
孫廣敏表示,理想汽車一直的價值主張就是希望加速電動車大規模地替代燃油車。用戶對于能源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相對來說,增程式混動更偏分布式能源,純電動車更偏集中式能源。接下來在電動車的能源形態上,增程式和純電動的能源結構會并存。
許智斌認為,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規劃角度來講,中國在車企、tier1、tier2、電池、電機等方面進行了很扎實的布局,給予新能源汽車行業優渥的土壤。同時中國的消費者也給與新能源汽車很大的發展空間。他表示:“從政策到車廠到消費者,以及整個產業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趨勢。”
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能方式,楊燁表示,換電模式和充電模式是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能的重要體系。奧動的換電模式擁有著極速、安全和友好的特點,與16家主機廠共同開發了接近30款車型,在全國60座城市布局超過800座換電站,為我國新能源換電模式賽道發展作出貢獻。
助力“雙碳”目標實現,需多角度推動汽車產業全面電動化
針對推動車廠實施全面電動化,孫廣敏從三個角度提出建議:從技術角度,純電動技術平臺的研發,不僅要追求快速充電能力和高速、小型化的電機,還要從能耗、成員的舒適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提供整車級別的熱管理系統;從產品角度,需要更多的產品形態覆蓋更多樣中國家庭用戶需求;從服務角度,要確保高質量、高效地向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覆蓋從用戶的購車到用車的整體服務。
當前,芯片技術逐漸向高感知力、高算力方面不斷演進,從汽車半導體廠商角度,許智斌提出三個方面的建議:第一是安全性,芯片的研發要充分考慮長期使用與升級的需求,進行了從汽車規范到系統安全性的各方面的綜合考量;第二是面對新能源汽車在綠色環保方面不斷上升的要求,要努力保證在芯片穩定、可靠工作的前提下讓功耗降到更低,在整個汽車的生命周期里面幫助汽車減排,同時面對現在用戶對汽車產品智能化需求不斷增加的現狀,要加大智能化方面的投入。第三是芯片和硬件同樣重要,雖然“軟件定義汽車”的新興趨勢非常流行,但軟硬件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包括芯片廠商、Tier-1、車廠都要共同發力實現軟硬件升級,從而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也讓電動汽車更加節能環保。
隨著電動車數量的增加,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變得至關重要,面對當前部分地區補能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楊燁認為,換電模式具有共享性,公共性、多元性和標準化的特點,讓電池的循環次數和里程得到最大的優化,讓電池價值也最大化,用戶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好的體驗。
從行業視角出發,徐爾曼認為全面電動化的實現是需要分階段、分步驟、分領域、分城市、分區域進行逐步實施的,必須通過技術創新、規模化生產以及企業效益的保證才能實現。
全面電動化需要產業生態協同
徐爾曼認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汽車行業需要和能源、交通、城市和信息等諸多行業進行深度融合,構建汽車生態伙伴的生態圈,打破邊界,促進網狀交流和相關領域融合才是未來的生存之道。
數字化是實現產業融合的紐帶,許智斌表示,ADI不僅提供模擬設備,還提供一攬子的方案,有模數的轉換、數字信號的處理、數字信號的傳輸,電池的管理這些新的技術,從而助力新能源汽車行業進一步發展。
楊燁認為,希望通過換電站將交通網、物聯網、電池網,打造成為一張網,為助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同時,楊燁呼吁主機廠出海產品能做得更加豐富,既有充電也有換電,為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交出更好的答卷。
孫廣敏表示,理想汽車在未來仍會聚焦電動車大規模替代燃油車的行業機遇,聚焦汽車和家庭兩個場景。在自動駕駛和智能空間兩個領域與芯片行業的頭部企業建立長期的戰略和深度的合作,才能讓產品和技術面向未來。(文/王巖)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20022-0.html“綠色新動力——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主題論壇在進博會ADI展臺舉辦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