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NAS以網絡直播的形式組織舉辦了醫學實驗室認可轉版培訓。這一培訓活動吸引了全國32個省市,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1500多個醫學實驗室線上參與,其中包括各級醫院檢驗科、各地疾控中心、血站、體檢中心、衛生保健中心以及專業醫學檢驗企業等。有的實驗室安排相關人員單獨在線學習,有的實驗室組織相關人員集中學習,總計超過5000名從事醫學檢測的質量管理或技術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
培訓的主要內容為ISO 15189:2022《醫學實驗室 質量和能力的要求》。該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2022年12月正式發布,CNAS及時組織行業專家對該標準進行研究,在等同采用基礎上于2023年6月發布了第四版《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
通過網絡直播培訓,打破地域限制,便于全國各地的醫學實驗室同步接受專業的指導和講解,促進實驗室能力與質量水平的提升。
CNAS還在深圳舉辦意向申請檢測實驗室認可宣貫培訓,并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同步直播。近200名來自全國各地相關實驗室的質量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參加了線下培訓;近2000家實驗室參加了線上培訓。
CNAS副秘書長肖良在培訓開班式上表示,本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是CNAS滿足調研收集的實驗室培訓期望、不斷改進服務的嘗試,也是認可工作以實際行動助力檢驗檢測高質量發展的行動。他還從實驗室認可的起源與發展,如何發揮認可作用等角度與參加培訓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培訓過程中,CNAS工作人員對實驗室認可規則、準則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講解,還通過案例解析、現場答疑等方式,進一步增強實驗室對認可要求的理解,CNAS人員還向參加培訓人員介紹了CNAS規范文件體系以及可供使用的學習資源。
隨后,CNAS在深圳組織舉辦校準實驗室認可宣貫培訓。
CNAS工作人員分別介紹了認可制度的發展情況、校準實驗室認可相關的最新動態、《校準和測量能力(CMC)表示指南》修訂情況等,講解了《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校準領域的應用說明》的理解與實施,以及測量設備期間核查方法等,還交流了認可申請、認可過程、評定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據悉,今年以來CNAS已累計培訓人員萬余人。為滿足經濟社會對認可工作的培訓需求,第四季度,CNAS還將舉辦針對科研實驗室、電煤實驗室、生物樣本庫、認證機構的認可公益培訓,促進對認可要求的理解和實施;同時,委托相關技術機構陸續推出系列公益培訓課程,進一步推進合格評定機構加強技術能力建設。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3746-0.html加強認可公益培訓 提升認可服務效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