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網絡紅人“東北雨姐”因直播間銷售摻假紅薯粉條一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據悉,有打假博主揭露其售假行為后竟遭毆打,事件迅速發酵。
盡管“東北雨姐”隨后發表致歉聲明并退款,但其賬號停更并刪除道歉視頻的做法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探訪其拍攝基地,發現已人去樓空,現場環境臟亂。
10月12日,本溪縣市監局通報,經檢測,“東北雨姐”所售紅薯粉條不含紅薯成分,實為木薯粉條,決定對其處以165萬元罰款。
此事件再次揭示了網紅經濟中虛假宣傳、包裝人設的亂象。近年來,不少網紅憑借精心打造的人設吸引流量,最終卻曝出丑聞。
專家指出,平臺商業與人設營銷的緊密結合是虛假現象泛濫的重要推手。網紅通過情感交流方式銷售產品,實則是在銷售自己的形象和魅力。
為低成本維護人設,網紅及MCN公司傾向于選擇易于復制的“劇本”,利用民眾的同理心消費弱者符號。
從孵化網紅到流量變現,MCN機構已形成完整的商業模式,將觀眾同情心轉化為利潤。
平臺為提升自身競爭力扶持頭部網紅,往往對其違規行為視而不見,導致問題愈發嚴重。
幸運的是,相關部門已加強對網紅經濟亂象的治理,“清朗”行動正深入開展,力求凈化網絡空間。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26101-0.html“東北雨姐”消失背后:網紅經濟的虛幻與現實交織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