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張大爺最近總感覺嘴里發甜,刷牙時牙齦出血成了家常便飯。直到體檢報告上"空腹血糖12.8"的數值赫然在目,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身體早就敲響了警.鐘!很多中老年朋友都和張大爺一樣,忽略了口腔發出的糖尿病預警信號。
1、持續性口干舌燥
血糖升高會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即便頻繁喝水也難以緩解。這種口干與普通口渴不同,常伴有口腔黏膜發黏的感覺。
2、牙齦反復發炎出血
高血糖環境使牙齦組織更易感染,刷牙時出血、牙齦紅腫可能不是簡單的牙周病,而是血糖異常的體現。
3、口腔傷口愈合緩慢
普通口腔潰瘍一周左右就能自.愈,但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創面往往需要更長時間,且容易繼發感染。
1、微血管病變的前哨站
口腔黏膜布滿毛細血管,血糖波動會最先影響這些微小血管的通透性。
2、唾液成分改變
糖尿病患者唾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3、免疫功能下降
高血糖狀態會削弱口腔局部免疫力,使口腔成為全身感染的突破口。
1、定期口腔檢查不能少
每半年洗牙時主動要求檢查口腔黏膜狀態,牙齦出血超過兩周就要警惕。
2、改變"重治療輕預防"觀念
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餐后堅持使用牙線清潔齒縫。
3、關注口腔異常變化
出現不明原因口臭、牙齒松動或味覺改變時,建議同步檢測血糖指標。
1、控制血糖是根本
將空腹血糖穩定在7mmol/L以下,能顯著改善口腔癥狀。
2、選擇專用護理工具
糖尿病患者的牙刷要更柔軟,建議使用沖牙器輔助清潔。
3、謹慎處理口腔治療
拔牙等操作前要確保血糖平穩,術后需加強抗感染措施。
臨床數據顯示,約8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口腔問題。其實只要抓住早期信號,完全可以在并發癥出現前及時干預。記住,當口腔頻繁出現異常時,別只盯著牙科檢查單,記得同步關注血糖變化。畢竟,身體發出的警.報聲,值得我們認真傾聽。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9-14251-0.html73歲老人查出糖尿病,含淚坦言:口腔早出現這3問題,沒有多重視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