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疫情,因為消費者對增強免疫力的迫切需求,維C泡騰片、復合維生素賣爆了。
在2022年12月的高峰期,天貓健康平臺曾出現搜索量爆發性300%增長的現象;
其實保健品行業的爆發在疫情前就早有端倪。
去年夏天主打“熬夜黑眼圈”痛點的一整根人參水,在便利店的售價高達19.9元,號稱“開蓋8小時、可加溫水,自由續杯8次”;風靡全網的燕窩小仙燉,短短時間實現巨大盈利。
曾經被唱衰,如今未來可期
根據歐瑞數據顯示,2021年的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達到3289億元,且預計會在2026年達到約5178億元。相比較海外的保健品市場,中國大陸的人均保健品消費額遠低于美日等發達國家。在消費者健康管理意識的逐步增強下,我國的保健品行業展現出了較大的市場提升空間。
02 競爭格局尚未形成,處于競爭激烈的成長期
就國內目前的保健品市場和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保健品行業尚未從滲透率邏輯過渡到集中度邏輯。
就看在行業發展初期就進入市場的湯臣倍健來看,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21年湯臣倍健在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占率最高,為6.3%,其核心產品為維生素和膳食補充劑,保健品食品行業更大的市場蛋糕被“其他”所瓜分。
而且湯臣倍健的市場占有率明顯高于其他品牌,但是2021年也僅比2016年增長4個百分點,龍頭企業也很難占據絕對的增長優勢。
03 抖音電商和天貓健康都送來“東風”
雖然處于競爭激烈的成長期,但市場和政策也都在進一步擴張中。
保健品在抖音電商平臺的品類增長趨勢也很快速,根據蟬魔方顯示,2023年2月保健品品類的銷售額環比增長36.17%,同比增長了58.8%。
三大新增長曲線輪廓正在浮現
在新消費的浪潮下,保健品市場熱點和消費者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需求決定了賽道的寬度和方向,未來的保健品市場趨勢和機會在哪里?
根據2016-2021年全球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基礎營養以及其他類別是占據了膳食營養補充劑的大部分市場,在2021年的占比達到了63.8%。
從蟬魔方的品類增長規模矩陣,可以看到在2022年下半年,保健品的四級品類中市場規模top3的是膠原蛋白、益生菌、葉黃素/藍莓/越橘提取物,膠原蛋白、益生菌、維生素的市場規模遠超其他品類。
02 運動營養品類高速增長
隨著全民健身和運動的風潮興起,運動類的營養產品正在高速發展中。
根據蟬魔方顯示,保健品類(包含耐力類、速度力量類、特殊用途飲料、運動后恢復類)銷售額環比增速達121.99%,且2022年度在抖音的相關品牌數、銷量等全線飄紅呈現欣欣向榮之象。
03 美容養顏競爭激烈,美體塑形仍有機會
“她經濟”、“顏值經濟”一直是保健品賽道里的高潛力股,美容養顏賽道也一直被認為是長紅賽道,但同時也很激烈,尤其是口服美容液等產品。
在如今“如何變美”的需求下,愿意為顏值買單的用戶們對保健品的需求愈發垂直細分,同時也倡導科學、健康的身材管理方式,美體塑形的消費心智正在快速建立,代餐市場應運而來。
根據相關市場調研數據顯示,38.02%的受訪用戶對代餐食品的需求點主要是體重管理,其次是美容、睡眠、增加、防脫發等多種其他功效需求,因高蛋白、低脂等賣點受到越來越多減肥者的青睞。
和很多行業一樣,自從保健品行業的銷售渠道向線上轉移,「行業競爭大」以及「產品同質化嚴重」這兩個問題,成為了各大保健品品牌生意增長之路上的的“攔路虎”。
囿于過淺的“護城河”——相同的成分、相同的成效、相同的需求等,導致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不算高,且跨界搶地盤的企業,特別是藥企、美容業等蜂擁而至,飲料龍頭娃哈哈做保健口服液,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做飲料和護膚品,加劇了行業內的內卷狀態。
在產品同質化這個世紀難題之下,如果想要將產品賣出去,就需要定位更細分的人群,更場景化的需求為杠桿,撬動作用效果和品牌調性。
例如,wonderlab細分女性在夏季的市場,推出薄荷益生菌口腔護理產品,實現產品的差異化讓產品更有賣點。
02 “輕養生”風靡,零食化趨勢顯現
除了成分和功效,消費者對于保健品“口感”、“口味”、“補劑形態”等方面也愈加重視,保健品“零食化”趨勢逐漸顯現,品牌可在產品味道/口感上做進一步提升。
例如湯臣倍健旗下的輕功能的食品化和快消化產品線品牌“Life-Space”,瞄準年輕人的益生菌市場,可以和牛奶、酸奶等飲料搭配食用。
03 拒絕陷入焦慮和虛假的陷阱中
保健品行業,追憶往昔,可謂是群魔亂舞。
剛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許多企業搭建了龐大的銷售網絡,有的甚至讓銷售人員以健康老師、顧問等不同的身份直面消費者,這樣的分銷方式使得品牌的口碑變得良莠不齊,也一度讓保健品行業陷入口碑危機。
現在雖然新興的保健品牌大多脫離了這種模式,但是在營銷過程中的過度烘托容貌焦慮、健康焦慮、創造虛假的需求等現象也讓一些品牌飽受詬病,損害著整個行業的口碑和信譽。
比如2019年的權健事件,利用人們對于健康的追求,夸大宣傳旗下產品的作用;還有的產品分明是一般的食物,抖音的一些直播間內主播們卻玩起文字陷阱,用“排毒養顏”“防備斑禿”“調度腸胃”等表述進行宣揚,讓大眾誤以為這些保健品具有特征作用。
現在整個行業的集中度不高,又不斷有新品牌入局,線上銷售渠道扛起重要業績,品牌營銷固然重要但是更要注意品牌的口碑營銷。
行業的未來,不能是附庸著“過度營銷”、“虛假宣傳”等灰色標簽,走得穩才能走得更遠。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147-0.html千億保健品,年輕人的養生成就品牌的藍海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定了!原料安全信息的報送時間延長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