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兩位互聯網中年的職業故事。
這兩位一個算是創業的小老板,另一位是打工人,相信朋友們都可以從他們身上的經歷,找到自己的影子。
先說這個小老板。
小老板姓張,今年35歲。
張老板19歲還是20歲的時候就出來打拼了,據他自己說他不愛讀書,連初中都沒有讀完。
來SH之后他一開始端盤子,上工地,后來兜兜轉轉進了一家公司當藥代。
他做藥代那陣子真的特別拼,常年背包里放著餅干和礦泉水。
為的就是,能夠一天24小時在醫院守著醫生。
醫生從手術室里出來他就迎上去,說不了幾句話就走,他不死心,天天去,直到把合同談成。
靠著這股勁兒,他這個事業做得極為成功。
在這個公司的期間,他買了車,買了房,也結了婚。
后來,在公司打工掙工資、掙提成逐漸滿足不了他的野心了,他覺得想掙大錢必須創業。
他屬于特別能說會道的那種,先是拉來幾個比較有錢的朋友一起搞事業,然后又說服了三家風投公司給他投錢。
最風光的時候,他的公司員工有200多人,公司賬上資金小一個億。
他第一家公司是做智慧社區的,員工一半是程序員一半是運營,每個月光是發工資就要兩百萬。
但是社區這塊的事業,想要做的好,不是說你軟件開發的好,或者運營的好就行的,還牽扯很多利益,是他搞不定的事情。
后來,各方湊的錢很快就燒光了,他又去找投資公司要錢。
資方對他的能力表示懷疑,再加上看他在這塊并沒有什么經驗,而且學歷又那么低,都不看好他,不愿借他錢。
后來由于毅情打擊,公司更是難以為繼,他解散了公司,還欠了好多員工的工資。
前段時間他發朋友圈說,身上只剩下四百塊錢。
房子車子都賣了,婚也離了。
他自嘲說還好沒有小孩,不然小孩跟著遭罪,他會很內疚。
現在他還欠上千萬的債,平時生活基本都靠朋友接濟。
這個規模的債,靠打工是還不上的,這個大家都清楚。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現在接濟他的朋友,基本都是他的大債主。
因為這些人知道,他現在必須活著。只有他活著,才有希望把錢拿回來。
他現在租住在一個很老很破的小區,跟3個不認識的人合租。
以前開的保時捷,抵給了一個債主。
他跟債主解釋說,還是希望有個車代步,這樣更方便出門談事情,做生意嘛。
債主無奈又給了他幾萬塊,他買了一個六手現代,車子一發動就發出吱吱的異響,倒車更響。
不過他也不在乎了。
我看到他朋友圈下面有人評論,問他:
“今年有希望把債還清嗎?”
良久,他回復道:
“不確定。現在僅僅是活著就很難。”
接下來再聊聊身邊一位中年打工人朋友的經歷。
他的人生軌跡,跟大多數普通人一樣。
按部就班地讀書,考大學,找工作,買房,結婚,生孩子。
每個步驟都沒有踏錯,而且基本上都是按時按點完成的,活成了一個標準的“普通人”。
大學畢業之后,先是進入了一家外企。
其實跟多數人比起來,第一份工作是外企,這個起點已經挺高了。
但是四年之后,他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他辭職了。
理由是,外企雖然穩定,不加班,但是收入不理想,而且,幾乎沒有什么晉升的機會。
外企的高管,基本都是外國人空降的,很少有本土職員升上去的。
那幾年,移動互聯網風頭正盛,再加上他是有超過三年外企經驗的,一到三四月份,獵頭排著隊給他打電話,介紹新的職業機會。
可能是這種氣氛給他造成了一種錯覺吧,就覺得自己能力很強(超出實際的那種強)。
于是就放棄了穩定的外企工作,開始輾轉于各種互聯網公司。
沒想到,折騰了幾年,收入不升反降。
因為他后來去的那些公司,有的開一兩年就黃了,有的經營不善把他裁掉了。
總之從外企出來之后,他的事業運就一再下降。
后來他入職一家做旅游的互聯網公司……你懂得。
他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神奇:
從外企出來之后,怎么每次都能精準地踩中那個最倒霉的“風口”呢?
這究竟是自己的眼光問題,實力問題還是什么別的問題?
是只有他自己這么失敗,還是大家都過得不咋地?
沒有答案,想不明白。
上個月,他女兒過生日,剛剛還完了當月的房貸,兜里比臉還干凈。
一家人一起去蛋糕店,女兒很懂事地選了一個最小號的4寸蛋糕。
結賬的時候,手機提示:余額不足。
討論
當互聯網行業逐漸降溫,中年互聯網人應該何去何從?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086-0.html互聯網何去何從(行業泡沫褪去,資本嚴冬來襲:35歲的互聯網中年人,何去何從)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