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導讀】雷?庫茲韋爾即將出版《奇點臨近》的全新續作 ——《奇點更近》。在書中,他更加大膽地承諾,人類可以獲得「永生」,庫茲韋爾認為在本世紀 40-50 年代,人類將重建自己的身體和大腦,使其遠遠超出我們生物體的能力。
聲名赫赫的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即將出版新書《奇點更近:當我們與人工智能融合》(The Singularity Is Nearer: When We Merge With AI)。
將由企鵝蘭登旗下的維京出版社于 2024 年 6 月 25 日出版
這本新書是庫茲韋爾 2005 年成名作《奇點臨近:當計算機智能超越人類》(The Singularity is Near:When Humans Transcend Biology)的精神續作。
庫茲韋爾在前作《奇點臨近》中做出的最為大膽的預言是,他認為人工智能將在 2029 年通過圖靈測試,2045 年奇點來臨,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類智能,人類歷史將徹底改變。
距離庫茲韋爾預測的 AI 通過圖靈測試的時間,還有 5 年。
就在 3 年前,普遍看法還是這個預測實現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在 2024 年的今天,這個當初遙遠的未來似乎已經成為了過去,AI 發展之快,已經讓創業圈的人不再探討 AI 是否能通過圖靈測試 —— 這已經成為了過去發生的事情。
作為一部預測人工智能和科技未來的奇書,《奇點臨近》既有著科幻小說般的想象力,又有著嚴謹的論證,自 2005 年首次出版后,催生了世界性的運動,擁有數以百萬計的追隨者,中譯本也穩居豆瓣熱門人工智能圖書 TOP10。
當 ChatGPT 出現時,庫茲韋爾一定是唯一一個不感到驚訝的人,因為它完美地遵循他在上個世紀制定的時間表。
從「奇點臨近」到「奇點更近」,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庫茲韋爾又做出了怎樣的預言,又會掀起怎樣的思想風浪呢?
在新書中,庫茲韋爾加倍給出了人類可以「永生」的承諾 ——
在 21 世紀 40-50 年代,我們將重建我們的身體和大腦,使其遠遠超出我們生物體的能力。
「我們將能跑得更快、更久,能像魚一樣在海底游泳和呼吸,如果我們愿意,甚至可以給自己「安上」翅膀。我們的思維速度將快上幾百萬倍,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將不再依賴于我們身體的任何部分而生存。」
以下是新書摘錄(經編輯在不改變原義的基礎上調整):
活過 120 歲的秘密?納米機器人我們現在正處于第一代生命延續的后期階段,即應用現有的醫藥和營養知識來克服健康挑戰。
本世紀 20 年代,我們將開始生命延續的第二階段,即生物技術與人工智能的融合。
30 年代將迎來生命延續的第三階段,即利用納米技術徹底克服生物器官的局限性。進入這一階段后,我們將大大延長我們的生命,使人們的壽命遠遠超過現在的 120 歲極限。
據記載,只有一個人的壽命超過 120 歲,她就是 Jeanne Calment,一位活到 122 歲的法國婦女。
那么,為什么這是人類長壽的硬性限制呢?人們可能會猜測,人們活不過這個年齡的原因是統計學上的 —— 老年人每年都會面臨一定的患老年癡呆癥、中風、心臟病或癌癥的風險,在經歷了足夠長的歲月之后,每個人最終都會死于某些疾病。
但事實并非如此。精算數據顯示,從 90 歲到 110 歲,一個人在下一年死亡的幾率每年增加約 2 個百分點。例如,一個 97 歲的美國人在 98 歲之前死亡的幾率約為 30%,如果他能活到 98 歲,那么他在 99 歲之前死亡的幾率為 32%。但從 110 歲開始,死亡風險就會上升,每年約增長 3.5 個百分點。
醫生給出的解釋是:在 110 歲左右,最年長者的身體開始崩潰,與年輕老年人的衰老有著質的不同。
超級百歲老人(110 歲以上)的衰老并不僅僅是晚年統計風險的延續或惡化。雖然這個年齡段的人每年也有患普通疾病的風險,但他們還面臨著腎衰竭和呼吸衰竭等新的挑戰。
這些疾病往往似乎是自發發生的,而不是生活方式因素或任何疾病發作的結果。顯然,身體就是這樣開始崩潰的。
在過去的十年中,科學家和投資者開始更加認真地尋找原因。
第一個活到 1000 歲的人很可能已經誕生生物老年學專家 Aubrey de Grey 是這一領域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他是長壽逃逸速度(Longevity Escape Velocity,LEV)基金會的創始人。
Grey 解釋說,衰老就像汽車發動機的磨損,是系統正常運行過程中積累的損傷。就人體而言,這種損害主要來自細胞新陳代謝和細胞繁殖。新陳代謝會在細胞內外產生廢物,并通過氧化作用破壞細胞結構,就像汽車生銹一樣!
年輕時,我們的身體能夠有效地清除這些廢物并修復損傷。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大部分細胞都在反復繁殖,錯誤也在不斷累積。最終,損傷開始堆積,速度超過了身體修復的速度。
長壽研究人員認為,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治愈衰老本身。簡而言之,我們需要有能力在單個細胞和局部組織層面修復衰老造成的損傷。目前正在探索實現這一目標的多種可能性,但我認為最有希望的最終解決方案是納米機器人(nanorobots)。
我們不需要等到這些技術完全成熟時才能受益。
你每活一年,抗衰老研究就會使你的剩余壽命至少增加一年,這就是長壽逃逸速度。
這也是為什么 Grey 曾經聳人聽聞地宣稱,「第一個活到 1000 歲的人很可能已經誕生」,這背后有著合理的邏輯。
如果 2050 年的納米技術能夠解決足夠多的衰老問題,讓 100 歲的人開始活到 150 歲,那么我們就可以在 2100 年之前解決這個年齡段可能出現的任何新問題。
到那時,人工智能將在研究中發揮關鍵作用,在此期間取得的進展將是指數級的。
因此,盡管這些預測確實令人震驚,甚至在我們的線性思維直覺中聽起來很荒謬,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將其視為一個可能的未來。
多年來,我曾多次與人談論延長生命的問題,但這一想法常常遭到抵制。
當聽到有人因疾病而夭折時,人們會感到難過,然而,當面對普遍延長人類生命的可能性時,他們的反應卻是消極的。
「生命太艱難,不能考慮無限期地延續下去 」,人們常常這樣說。
但一般來說,人們在任何時候都不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除非他們在身體、心理或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而且,如果他們能夠從各方面接受生命的不斷改進,大多數這樣的痛苦都會得到緩解。也就是說,延長人類的生命也意味著極大地改善人類的生活。
但納米技術如何才能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呢?
我認為,長期目標是醫療納米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將由金剛石部件制成,帶有機載傳感器、操縱器、計算機、通訊器,可能還有電源。
人們會很直觀地將納米機器人想象成在血液中緩慢移動的「微型金屬機器人潛艇」,但納米尺度的物理學需要一種截然不同的方法。
在這種規模下,水是一種強大的溶劑,氧化劑分子具有高反應性,因此需要像類金剛石這樣的強材料。
雖然宏觀尺度的潛水艇可以在液體中順利推進,但對于納米尺度的物體來說,流體動力學主要受粘性摩擦力的影響。想象一下在花生醬中游泳的情形吧!
因此,納米機器人需要利用不同的推進原理。同樣,納米機器人可能無法儲存足夠的機載能量或計算能力來獨立完成所有任務,因此它們需要從周圍環境中獲取能量,并服從外部控制信號或相互協作進行計算。
為了維護我們的身體和解決健康問題,我們都將需要大量的納米機器人,每個機器人都只有一個細胞大小。
根據現有的最可靠估計,人體是由幾十萬億個生物細胞組成的。如果我們每增強 100 個細胞就需要 1 個納米機器人,那么就需要幾千億個納米機器人。
究竟人體細胞和納米機器人的最佳比例是多還有待觀察。事實可能證明,即使人體細胞比納米機器人多幾個數量級,先進的納米機器人也可能有效。
不再有疾病和衰老
利用納米機器人維護和優化身體,可以防止重大疾病的發生。
一旦納米機器人能夠有選擇地修復或破壞單個細胞,我們就能完全掌握我們的生物學,醫學也將成為我們一直向往的精確科學。
納米機器人還可用于消除對人體的緊急威脅 —— 消滅細菌和病毒、阻止自身免疫反應或鉆開堵塞的動脈。
事實上,斯坦福大學和密歇根州立大學最近的研究已經創造出一種納米粒子,它能找到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并消滅這些細胞。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19-0619-3
智能納米機器人將更加有效。
這種治療最初將由人類啟動,但最終它們將自主進行。納米機器人自行執行任務,并通過控制人工智能界面向監控它們的人類報告其活動。
隨著人工智能對人類生物學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強,我們將有可能派遣納米機器人在細胞層面解決問題。
現在,我們仍有許多關于基因表達的知識需要學習,但到納米技術成熟時,人工智能將使我們能夠足夠詳細地模擬基因表達,從而使納米機器人能夠精確地對其進行調節。有了這項技術,我們還能防止和逆轉 DNA 轉錄錯誤的積累,而這正是衰老的主要原因。
重建我們的身體和大腦調節荷爾蒙納米機器人并不局限于維護人體的正常功能。它們還可以用來調整血液中各種物質的濃度,使其達到比人體正常情況下更理想的水平。
通過調整荷爾蒙,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能量和注意力,或者加快身體的自然愈合和修復。如果優化荷爾蒙能讓我們的睡眠更有效率,每晚需要八小時睡眠縮短到七小時,那么清醒時的平均壽命就相當于多了五年!
納米機器人將能夠在必要或需要時完全取代生物器官。
正如優化荷爾蒙一樣,納米材料將使我們不僅能恢復正常的身體功能,而且還能增強身體功能,使其超越我們的生物學本身所能實現的功能。
生物系統的強度和速度有限,因為它們必須由蛋白質構成。雖然這些蛋白質是三維的,但它們必須由一串一維的氨基酸折疊而成。而工程納米材料則沒有這種限制。
用金剛石齒輪和轉子制造的納米機器人將比生物材料快數千倍、強數千倍,而且從頭開始設計就能發揮最佳性能。
由于這些優勢,甚至我們的血液供應也可能被納米機器人取代。
奇點大學納米技術聯合主席 Robert A. Freitas 設計了一種名為「呼吸細胞 」(resirocyte)的人造紅細胞。
Robert A. Freitas Jr.設計的呼吸細胞
根據 Freitas 的計算,血液中含有呼吸細胞的人可以憋氣約四個小時。
除了人造血細胞,我們最終還能設計出人造肺,比生物賦予我們的呼吸系統更有效地為他們提供氧氣。
最終,即使是用納米材料制成的心臟,也會使人們對心臟病發作具有免疫力,并使因外傷導致的心臟驟停變得更加罕見。
增強大腦功能納米技術在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作用將是增強大腦功能 —— 大腦最終將有 99.9% 以上變成非生物的。
這將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實現,一種是將納米機器人逐步引入腦組織本身,這些機器人可用于修復損傷或替代停止工作的神經元。
另一個途徑是將大腦與計算機連接起來,這樣既能用我們的思想直接控制機器,又能將新皮質的數字層整合到云中,這將帶來超凡的記憶力和更快的思維能力,使我們有能力思考比我們目前所能理解的更復雜、更抽象的問題。
想象一下我們能夠清晰直觀地想象和推理 10 維形狀吧。
這是在當今許多人的有生之年就會發生的事情。
參考資料:
https://www.wired.com/story/the-singularity-is-nearer-book-ray-kurzweil/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 (ID:AI_era),作者:-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4669-0.html《奇點臨近》續作來了!雷?庫茲韋爾預言人類「永生」,活 120 歲太短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