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山科技(002195.SZ)近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其2024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再度下滑60%,這一頹勢延續自去年凈利潤暴跌90%的陰影之下。追溯至兩年前,巖山科技的業績困境或許已悄然埋下伏筆。
面對原有主營業務的疲軟,巖山科技采取了一項令人咋舌的舉措:以超過18倍的溢價率,收購了實際控制人旗下一家零營收且持續虧損的智能駕駛資產。這一交易不僅未能帶來預期的利潤增長,反而加重了公司的財務負擔,成為凈利潤大幅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更為關鍵的是,這次收購助力管理層順利完成了僅以營收為考核指標的5折股權激勵計劃,但代價卻是公司凈利潤的大幅縮水。
盡管業績不盡如人意,巖山科技卻因貼上了多個熱門概念標簽而股價飆升。自去年9月底以來,該公司股價持續上漲,累計漲幅接近30%。在這場股價狂歡中,股東們紛紛減持套現,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巖山科技在一次新舊股東更替、資產互換的交易中,無意間對自己的熱門概念進行了“打假”。原來,被冠以“大數據”之名的一家子公司,實際上主要依賴房租收入和理財收益為生,與大數據業務毫無關聯,這一荒誕現實令人啼笑皆非。
巖山科技的股權激勵計劃,是其業績困境中的又一焦點。根據公告,該計劃面向董監高及核心員工,籌集資金上限近1.91億元,授予價格約為當時市價的5折。然而,這一計劃并未設置盈利指標,僅要求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5%。面對已連續四年營收下滑的嚴峻形勢,即便沒有盈利考核指標,巖山科技想要兌現股權激勵也絕非易事。
巖山科技的前身是二三四五,早期以傳統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為主業,核心產品包括2345瀏覽器、2345解壓軟件等。近年來,公司三大主營業務分別是互聯網信息服務、人工智能和多元投資。其中,互聯網信息服務作為公司的基本盤,營收占比高達85%左右。然而,隨著互聯網信息業務的大幅下滑,巖山科技的業績持續承壓。財報顯示,該板塊營收從2021年的7.87億元驟降至2023年的4.85億元,多元投資業務也大幅收縮。
為了扭轉頹勢,巖山科技開始尋求新的增長點。人工智能板塊成為其寄予厚望的領域。2024年,該板塊實現營收7340.55萬元,同比增長近80倍,成為公司最強勁的增長動力。然而,這一新業務的布局也為公司的凈利潤暴跌及未來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巖山科技以高溢價收購了智能駕駛企業紐勱開曼,盡管短期內帶來了營收增長,但紐勱開曼的持續虧損導致公司商譽規模擴大,凈利潤進一步承壓。
巖山科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還包括成立主營生成式AI(AIGC)業務的控股子公司巖芯數智。然而,無論是智能駕駛還是生成式AI應用,都是極其燒錢且商業化風險難測的項目。巖山科技作為傳統互聯網企業跨界進入這些領域,面臨著技術、生態、競爭、法規等多方面的挑戰。
盡管巖山科技貼上了多個熱門概念標簽,股價持續飆升,但這些概念的成色卻有待考量。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概念已被公司無意中證偽。例如,被冠以“大數據”標簽的一家子公司,實際上并不從事大數據相關業務,主要依賴房租收入和理財收益為生。這一荒誕現實無疑給公司的熱門概念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這場股價狂歡中,股東們紛紛減持套現。公告顯示,高級管理人員陳于冰在近期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減持約2222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0.3911%,累計套現金額約1.27億元。這一減持行為無疑加劇了市場對巖山科技未來業績的擔憂。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2511-0.html巖山科技豪賭AI,凈利暴跌背后高管減持狂歡?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