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賽事在北京亦莊拉開帷幕,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吸引了眾多目光。來自全國的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組成的20支隊伍,在21.0975公里的賽道上展開了一場技術與耐力的較量。
在這場賽事中,一個名為“小巨人隊”的參賽隊伍,盡管其機器人身高并不出眾,但在跑步過程中,卻不忘揮手回應觀眾,展現出了獨特的親和力。與此同時,有的機器人則以悠閑的步伐前進,甚至趕超了前方摔倒的對手,以一種幽默的方式詮釋了“慢即是快”的哲理。
然而,賽事并非一帆風順。一位美女機器人選手在起跑后不久便出現故障,而有的機器人甚至在比賽途中頭部掉落。盡管如此,仍有7支隊伍成功通過了13公里觀察站。
其中,來自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Ultra機器人表現尤為突出。在沒有更換參賽機器人的情況下,天工Ultra率先沖線,以2小時40分42秒的成績斷層領先其他選手。這款身高1.8米、均時速能達到10公里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不僅升級了硬件性能,還通過技術攻關實現了長時間奔跑的壯舉。
對于人形機器人而言,半程馬拉松不僅是體能的挑戰,更是技術實力的展現。21公里的賽程意味著機器人需要完成25萬次精密關節運動的毫秒級協同、多模態感知的實時決策以及能源系統的持久續航。在這場賽事中,每個機器人都成為了行走的“技術堆棧”,展現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最新成果。
天工Ultra機器人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創新中心與百度智能云的強強聯合。雙方通過構建具身智能大模型,為天工機器人注入了智慧與力量。在備賽過程中,創新中心的研發團隊經歷了無數個技術攻關的日夜,從跑步算法的優化到關節結構的改進,再到電池續航的提升,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智慧與汗水。
百度智能云還為創新中心提供了高質量的數據集支持。這些數據集涵蓋了人類跑步時的關節運動范圍、位置、速度、姿態等多種信息,為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包”。通過不斷學習和訓練,天工Ultra機器人得以在馬拉松賽場上展現出卓越的性能。
這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不僅是一次技術的較量,更是一次對未來的探索。它讓我們看到了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巡檢、應急救援等長時、復雜任務中的巨大潛力。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機器人從專用設備向通用助手的進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相信人形機器人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2434-0.html人機共跑!北京天工Ultra機器人首奪人形機器人馬拉松冠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