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輪電動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雅迪曾憑借“老國標”的東風迅速崛起,將競爭對手愛瑪甩在身后。然而,隨著市場進入后替換潮時代,雅迪的領先地位正面臨嚴峻考驗。
近日,雅迪宣布其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1億輛,這一數據覆蓋了從2005年至2024年10月的20年間。然而,就在這一喜訊公布后不久,雅迪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卻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預計全年凈利潤將在12億元至14億元之間,與2023年的26.4億元相比,出現了近五年來的首次業績下滑,利潤同比接近腰斬。
雅迪的業績下滑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作為行業龍頭,雅迪的困境不僅讓業內警惕,也讓其他競爭對手如愛瑪、九號、小牛等感受到了行業海嘯的逼近。事實上,雅迪在“老國標”替換潮中憑借激進擴張策略,成功實現了凈利潤的快速增長。然而,隨著“新國標”的迫近,雅迪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雅迪在公告中解釋稱,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電動兩輪車銷量因分銷商的去清存貨周期而下降,以及為響應國家標準的調整,采取了加快售清現存型號存貨的銷售及市場推廣策略,導致銷售價格降低。這意味著,雅迪在前些年生產的大量舊款車型如今面臨清倉壓力,而新標準的實施又要求廠商對電動車進行技術升級,增加了成本。
回顧國內兩輪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其背后伴隨著國家監管政策的不斷調整。從最初的永久DX-130型電力助動自行車,到摩托車時代的來臨,再到兩輪電動車的崛起,每一次行業變革都與政策息息相關。而“老國標”和“新國標”的出臺,更是直接影響了雅迪等企業的市場策略。
在“老國標”替換潮中,雅迪通過擴產增量和激進的市場策略,成功吃盡了行業紅利。然而,這也為其日后的困境埋下了伏筆。隨著“新國標”的實施,雅迪不得不面對舊款車型清倉壓力和技術升級成本增加的雙重挑戰。同時,其傳統的依賴線下渠道的營銷方式也難以有效觸達高端化市場的目標群體。
相比之下,愛瑪在“老國標”替換潮中表現更為穩健,因此在上下行的轉換中更顯平滑。而小牛、九號等新勢力則憑借精準的用戶體驗和品牌營銷,成功切入年輕人群體和高端化市場。雅迪雖然也推出了高端化系列,但由于營銷策略和目標群體不匹配,導致高端化用力過猛,青黃不接。
面對行業著陸沖擊,雅迪等企業需要調整落地姿勢,準備好緩沖措施。高端化是一種策略,但并非唯一出路。出海則是另一種值得探索的方向。然而,海外市場同樣競爭激烈,雅迪不僅需要面對國內同行的出海競爭,還要應對海外本土企業的圍攻。
在此背景下,雅迪等傳統業務模式的減負轉型顯得尤為重要。垂直一體化的產業布局和線下門店為主的渠道模式在價格戰中曾發揮優勢,但在行業波動中卻可能成為負擔。因此,雅迪需要在保持體量優勢的同時,積極探索新的市場策略和業務模式,以確保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0187-0.html雅迪電動車:新國標下,龍頭如何應對周期挑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