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卷的AI不是好AI。
新入行的AI畫家作品就能賣出高價,AI難道要搶走藝術家飯碗?
今年6月初,百度數字人度曉曉的“無界”系列畫作《無界·自然與虛擬》、《無界·火星上的月亮》、《無界·沙漠中的孤島》及《無界·顏色與星空》在百度APP上上線售賣。這是度曉曉第一次作畫,其畫作也是國內首個數字人創作的藝術作品。
“無界”系列畫作在24小時內售賣額就超出了17萬元,而度曉曉完成這4幅畫作的平均時間只有短短數十秒。
度曉曉是百度公司打造的的手機虛擬AI助手,在2020年9月15日于百度世界2020大會上發布,是中國首個可交互虛擬偶像。在“無界”系列畫作售賣之前,這四幅畫就已經與度曉曉兩幅有關西安大雁塔的畫作一起受邀參加了西安美術學院的本科生畢業展。
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教授對此表示“人工智能與藝術相結合,展現出的豐富的畫面、內容以及質感,給我們帶來了沖擊。”
而度曉曉不僅會畫畫,還會寫作文、作詞、作曲,堪稱一代卷王。
今年6月7日,度曉曉作答了全國新高考Ⅰ卷題為《本手、妙手、俗手》的議論文,曾多年擔任北京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的申怡老師為其打出48分的高分。
并且,度曉曉還和龔俊數字人聯合演唱了《每分 每秒 每天》,這首歌的作詞、編曲也是由度曉曉自己完成。
度曉曉之所以能夠點亮這么多的技能,其背后是百度飛漿文心大模型為其提供了技術支撐。
百度ERNIE 3.0 是世界上第一個知識增強的千億參數模型,可以從知識圖譜中推理知識,海量數據中抓取學習,同時還兼具語言生成和理解的能力。
跨模態大模型的圖文生成ERNIE-ViLG具有強大的跨模理解能力,能夠更好地捕捉到兩個模態之間的語義對應關系,實現模態之間的雙向生成。基于這些技術加持,度曉曉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又快又好地實現多場景化的內容生成。
不僅是度曉曉如此多才多藝,其他虛擬數字人也不甘示弱,依靠自身的優勢在演出、直播、主持、企業管理等領域發揮著作用。
比如,虛擬偶像翎LING通過京劇梅派第三代傳人的聲音演繹了梅蘭芳的代表作《天女散花》;央視新聞的虛擬數字人手語主播在北京冬奧會為聽障人群提供新聞播報、賽事直播的手語服務;虛擬數字人“小C”是央視網特別策劃欄目“兩會C+真探”的當家主持;廣西移動的“數字員工”瑤瑤能夠快速的完成報稅數據比對,為公司釋放大量人力資源。
可以說,虛擬數字人已經成為AIGC內容生產的主力。通過其背后強大的模型支持,虛擬數字人可以依靠如同真人一樣的3D建模形象為人們提供各式各樣的智能服務。
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加入也讓創作類軟件更加添彩,一些AIGC線上平臺由此涌現出來,逐漸成為AIGC內容生產的重要渠道。AIGC線上平臺不僅可以快速生成用戶想要的內容,還能保證內容生產的質量。
比如,通過基于Deepdream視覺程序開發的Disco Diffusion,用戶只需要輸入關鍵詞或者描述語句,平臺就可以自動生成其想要的畫面,這樣一來哪怕不會畫畫的人都能畫出優質精美的渲染作品。
再如,智能視頻合成平臺VidPress只憑借用戶鍵入的新聞圖文鏈接,就可以幫助用戶在幾分鐘之內就完成剪輯流暢、內容生動豐富的視頻制作。
AIGC全方位賦能了內容的創作方式,解鎖了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創作的復雜場景,真正實現了創作的零門檻,徹底釋放了創造力,大規模的創意爆發成為可能。而內容生產成本的大大降低,也給AIGC下沉到更多元的場景提供了動力支持。
但是,不得不承認,目前的AIGC與真人創作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雖然AI為內容創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但是AIGC都是依靠所抓取的數據進行深度學習后所形成內容創作的模板,通過關鍵詞的變換,AI可以就一個主題生成各種各樣的文案,而這種流水線的生產模式實在難以誕生出具有深度的作品。
而且,當大家都開始使用AIGC線上平臺進行內容創作時,如何保障作品獨立性也成為新問題。此時,AI反而可能成為造成內容同質化、甚至是抄襲的幫兇。
并且,以目前的技術,AIGC并不能保證所有詞匯、語言的使用都能十分貼合內容創作的語境。度曉曉寫高考作文時,竟然用上了“YYDS”的網絡用語,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而這也恰恰說明AIGC在內容創作時并沒有像真人一樣具有根據不同場合采取不同創作方式的能力。
與此同時,我國目前的法律體系在人工智能創作物的著作權保護方面還存在空白,有關人工智能創作物的著作權爭議一直以來飽受社會關注。
如何界定人工智能創作物的“作者”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
著作權是專屬于人類的權利,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反映,但是人工智能并不屬于自然人,將人工智能定義為“作者”無疑是背離了著作權的立法基礎。并且,雖然深度學習改變了人機互動的模式,使人工智能自身擁有了一定的創作能力,其作品的產生不再完全依賴于程序員的數據輸入,但是人工智能并沒有完全獨立,還是要接受設計者和操作者的掌控,那么人工智能創作物是否具有真正的獨創性?
基于此,針對人工智能的版權保護難以為繼,版權保護到底是要保護誰的權益也成為一大問題。
加之,人工智能創作物在外觀上難以與人類作品相區分,如果人工智能的控制者選擇將人工智能的創作物據為己有,人工智能也無法跟人類一樣站出來用行動捍衛自己的權利,而這種情況無疑是對著作權法的一種挑戰。
但總體上而言,AIGC的發展還是十分令人期待的。
元宇宙時代將對內容的數量、形式以及體驗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內容生產空間將被無限的放大,PUGC和UGC將再難以滿足用戶對于各類信息的個性化需求,此時AIGC勢必會成為繼PUGC、UGC之后的主要內容創作方式之一,走向主流創作領域開疆擴土。
同時,AIGC將成為元宇宙打造高沉浸、高仿真虛擬世界的一大助力。海量建模是元宇宙建設所遇到的一大問題,而AIGC將成為元宇宙工程師最好的幫手,大大提升元宇宙構建效率及精美程度。
因此,元宇宙生態的繁榮離不開AIGC的繁榮。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AIGC的一小步,也許是元宇宙的一大步。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395-0.html舞文弄墨、樣樣精通,數字人“度曉曉”們如何卷起創作新潮?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干貨】深論——看傳統文化如何走向Z時代